首页 > 电力电网 > 正文
华能集团情系高原无电区 点亮墨脱“长明灯”
发布时间:2013-12-27     来源: 中电新闻网
本文摘要:西藏墨脱县西工河畔沉寂千年的山谷里,突然机器轰鸣,车来车往。2013年12月25日,亚让水电站——墨脱县的光明之源,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

  西藏墨脱县西工河畔沉寂千年的山谷里,突然机器轰鸣,车来车往。2013年12月25日,亚让水电站——墨脱县的光明之源,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了。无电人口达全县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墨脱县,不久将会迎来光明和新的发展机遇。
 
  加查县布丹拉山下,西藏的“三峡工程”——藏木水电站正在火热建设中。藏木水电站装机容量达51万千瓦,是西藏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站。电站投产后,西藏电力装机容量将近增加一倍,雪域高原将会更加明亮温暖。
 
  这两座水电站,都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建设的电源项目。电站建设,不仅仅带来强劲的电源,而且为人们带来了改变生活的勇气,带来了对明天的新梦想,带来了实现梦想的正能量……
 
  有一种期待,叫梦想成真
 
  藏历蛇年春节,墨脱县城的夜,像她的名字:墨。县城的人们,也早已经习惯了没有灯光的夜晚。这个崇山峻岭中的藏西南小县城,停电是正常的,不停电才不正常。
 
  然而,在一夜之间,不正常的事,变成了正常。2013年2月18日晚7时,夜幕刚刚降临,墨脱县城的路灯刷地亮了,雪亮的灯光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门巴族同胞沸腾了,他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来到街上,载歌载舞。从那天之后,县城边上装机只有1000千瓦的亚东水电站和华能提供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稳定运行,县城的夜晚,灯火辉煌。
 
  门巴族青年仁青格外兴奋,他高兴地对前来建设应急电源的华能员工说:“县城亮了,我们的心亮了!你们来了,我们用电的梦想成真啦!有了电,我们就和世界联通啦!”仁青激动之余,拿起手机,在微博里发了一条信息:大过年的,华能公司运柴油发电机来援助我们,为我们送光明,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贡桑卓玛现在可以放心使用大屏幕手机:“这手机很费电的,以前老停电,再好的手机也没法用。”这位门巴族女青年家住墨脱村,二层独栋小楼里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音响等一应俱全。“以前吧,米放电饭锅里了,饭还没有焖好,就突然停电了,客人走了,让人特别难受,”贡桑卓玛说,“没有电,生活就没有滋味。”
 
  “十二五”期间,将会有更多的墨脱人摆脱无电可用的尴尬局面。2012年,华能承担起墨脱县、芒康县两个无电地区的电力建设任务。2013年3月25日,华能西藏公司墨脱筹备处与墨脱县人民政府签订《墨脱县电力资产移交框架协议》,正式接管墨脱县亚东等9座小型电站及其附属电网,墨脱县电力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全部由华能负责,到“十二五”末,墨脱县将建成局域电网,通电率将达到100%。
 
  小小墨脱,牵动着大家的心。2013年9月,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到墨脱调研,山路崎岖蜿蜒,艰险难行。每遇滚石挡路,曹培玺带头下车搬石头。从灵芝地区八一镇到墨脱县城340公里路,一共走了12个小时。曹培玺在查看亚东水电站后嘱咐大家,要扎实做好援藏工作,建设管理好墨脱电网,履行好央企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丁业现也先后到墨脱调研。在亚东水电站,丁业现看到焕然一新的厂房、集控室,看到华能的精细化管理成果,十分高兴:“亚东水电站交给华能,半年就成了精品,一直想找一座标杆型的小水电站来做西藏小水电建设的示范,没想到在亚东!”
 
  小水电亚东做示范,大水电藏木做主力。藏木水电站是西藏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站。电站首台机组预计2014年12月投产,全部机组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5亿千瓦时,将成为藏中电网骨干电源点,极大缓解藏中地区用电紧张矛盾。对水电工作者来讲,在西藏建大型水电站,是一种梦想,藏木,就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西藏,是清洁能源的未来。国家把西藏作为未来水电清洁能源的重要战略性接续能源基地,西藏自治区也确立了以水电为支柱的西藏综合能源开发战略。在世界屋脊,华能一步步走向梦想巅峰:2004年,华能在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西藏;2007年,藏木水电站开始筹建;2009年,华能无偿援建拉萨、阿里两个应急过渡电源项目;到2015年左右,随着藏木、果多等电站的投产,华能在藏电力投产将超过70万千瓦,完成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
 
  有一种情怀,能融冰化雪
 
  “人一辈子,总得干点大事,”华能墨脱电力公司工程部主任刚立说,“我在四川公司干得也不错,生活条件也好,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刚立是第一批进墨脱的华能员工,快一年过去了,这位年轻英俊的西北汉子找到了自己缺的那个“点”——参与一项大事业,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2013年正月初三,刚立从波密往墨脱护运应急柴油发电机。路过嘎隆拉山隧道时,卡车陷在雪地里。当时雨雪交加,很可能被困在山上。刚立拿起一把铁锹,就爬到车下刨雪。等刨完雪站起来,刚立成了一个泥人,开卡车的藏族司机都看呆了。“发电机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拉回来,”刚立说,“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脚趾头就疼。”好不容易,发电机运到电站,在卸货时,刚立又是现场指挥,又是抬机器,由于过度劳累和天寒,他手指头发木,机器不慎脱手,左脚两根脚趾被机器砸烂,鲜血直流。刚立到县医院简单包扎后,又到了现场。“千辛万苦就等着发电,”刚立说,“开机送电时我特别高兴!”
 
  50岁的“水电老将”姚更正更是壮心不已:“男人嘛,多做点事挑战自己。”姚更正现任华能西藏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加查水电站筹建处主任。2007年冬天,他刚一进藏,就挑起筹建藏木水电站的重任。当时,藏木水电站生活区所在地是一片乱石滩,从加查县城到藏木水电站坝址得步行4个小时,姚更正几乎每天都要步行到坝址。“2008年最痛苦,5·12大地震,成都那边资料过不来,接着,9月6日郎县鼠疫、10月6日当雄地震,事都赶到一起了,”姚更正说,“11月3日,山南暴风雪,冻死7个藏民,这里所有的路口都被大雪封死了,这种情况下,路、桥、电站都得继续施工,劫难多,但是没有难住我们。”姚更正参建过葛洲坝、三峡、漫湾、小湾水电工程。他认为,在西藏高原建设水电,比内地难,藏木水电站装机容量51万千瓦,就要按照内地510万千瓦装机的标准干。
 
  无论是在墨脱,还是在藏木,都能听到一个词:攻坚克难。在这个词的背后,是华能人吃的苦、流的汗和无尽的忍耐。藏木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洪林在黄河、长江、澜沧江上都参建过大型水电站,他认为,小湾和糯扎渡水电站之难,难在技术,而藏木水电站之难,难在施工。物资从拉萨拉过来,要翻越海拔4960米的布丹拉山,到处是悬崖峭壁,好多司机望而生畏。水泥运到工地,每吨价格比内地多700元,钢材每吨比内地多2000多元。
 
  藏木水电站虽然道路艰险,运输困难,但是还有路。而在墨脱,一些乡村水电站在深山里,没有路可走,只好沿着江水步行到电站。正在建设的甘登水电站,运送物资得步行两天时间,一斤水泥运到电站工地,运费是6元钱,“比一斤泰国香米还贵”。甘登水电站装机110千瓦,投资882万元,平均一千瓦8万元,而内地建水电站一千瓦平均造价在一万元上下。
 
  藏木的艰苦,甚至比“非洲还艰苦”。藏木分公司工程部专责唐建明在巴基斯坦、苏丹的水电站建设工地工作过,他认为,苏丹气温高,藏木海拔高,气候条件都差,但是藏木的交通条件比苏丹差,刚来时,生活条件也比苏丹差。“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艰苦不言辛苦,要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好,”唐建明说,“西藏的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奉献精神。”
 
  奉献,每一个进藏的华能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墨脱公司的员工都有徒步到深山里查现场、修设备的经历,都有被蚂蟥咬得鲜血直流的遭遇,他们一笑而过。藏木水电站,三年回一次家、一年回一次家的员工数不过来。不少进藏的员工,妻子辞去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说起家人的付出,这些常年征战的男人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继而,是长时间的沉默。
 
  目前,华能长期在藏工作的员工已超过300人,他们像300多颗耀眼的明星,照亮着雪域高原。西藏当地的干部,对华能人赞誉有加。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华能人身上的“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曹培玺在华能援藏过渡电源项目总结表彰大会上说:援藏项目参建员工身上集中体现了服务国家、勇挑重担的高度负责精神,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不畏艰难、敢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华能的企业精神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升华。
 
  华能集团公司党组书记黄永达在西藏公司调研时,鼓励大家继续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言辛苦、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强基惠民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华能良好形象。
 
  有一种力量,可春风化雨
 
  墨脱县卓玛拉山下,亚东水电站门巴族值长建红正在笔记本电脑上记录工作情况。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教材。建红以前在墨脱农电公司工作10年,电站移交华能之前,他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电站每天的负荷变化、发电量从来没有人记录过。以前,设备一出故障,就请拉萨技术员来修,一停机就是两三天,县城就陷入了黑暗。现在,设备都是华能技术员、建红和电站工作人员精心维护,基本上没有停过机。大半年过来了,建红觉得自己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建红在亲戚朋友圈里很受欢迎,“因为大家对华能评价很高。”
 
  回想年初正式接管过来的9座小型电站,华能墨脱电力公司总经理卢道辉感慨良多:“库房里面没有什么备件,除了扳手和榔头外,就是一堆电线。”有的电站工作人员,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根本不懂安全操作,甚至把啤酒搬进机房喝。有的电站出故障后,技术人员要电机图纸,电站工作人员竟不知道图纸是什么,对于做过大型水电的华能管理人员,感觉啼笑皆非。但是,必须从基础抓起。发字典、计算器,大家集中学安规、学技术、学文化,电站工作人员面貌一新。墨脱公司还进行电站技术改造,采购备品备件,寻找整理图纸,排查检修设备,各电站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华能共完成墨脱亚东水电站等9座电站设备消缺和技术改造工作,并且完成乡村12座微型电站的建设工作,解决了墨脱县3992户的用电问题。12月25日开工建设的亚让水电站,装机容量5000千瓦,工程静态投资2.17亿元,电站预计于2015年建成,届时与已建成的亚东、背崩、加热萨和达木水电站联网形成局域网,将彻底改变墨脱县“电力孤岛”的局面。
 
  墨脱县城现在处于一片红火的建设中,新建的楼房如雨后春笋。因为有了电,塔吊发挥了作用,原来最高建筑是三层楼,现在楼都盖到五层了。县城边上曲珍商店门巴族女老板曲珍发现,今年商店里的蜡烛卖不出去了,但是,新加的货——冰淇淋却很抢手。“华能是弄电的,我觉得很可以,”曲珍边做青稞酒边说,“下次他们的人来,我要请他们喝酒。”
 
  农村也出现了新气象,“过去,吃米要用马驮到县城去碾,现在有了电,咱村里买了碾米机,碾米方便了。煮饭也很方便,只要插上电就能解决,再也不用爬到山顶上去砍柴了。”墨脱县亚让村的门巴族青年阿旺道出了他的欣喜。
 
  “华能全面接管墨脱电网,让这里的农牧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墨脱的明天肯定会更美好。”墨脱县委书记邓江陵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藏木水电站没有开工前,加查县就像个小村子,“一条路坑坑洼洼,出门一身土,进门没有水”。随着水电站的开工,加查县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县容整洁的县城。华能投资500多万元修建的县城迎宾大道,是县城最具现代化特色的主街道;华能投资1113.8万元修建了2号路,投资6592.8万元修建了拉绥桥、藏木大桥,改变百姓行路难的状况。尤其让当地干部群众称道的是,华能投资1.5亿元对国道306线曲松至加查县段进行改造,司机再也不用翻那段“鬼见愁”的盘山路,物流状况大为改善。“路修好后,安全多了,特别是雨季和冬天,不用担心在布丹拉山上过夜了!”长期跑加查至山南泽当的司机扎西坐在自己心爱的卡车上赞叹道。
 
  加查县在藏木水电站开工前,年财政收入400多万元,电站开工后,年财政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电站建成后,每年将为加查县贡献财政收入7000多万元。而在藏木水电站建设工地,每年就有近万人次藏族工人工作,在此,他们获得丰厚的收入,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能。
 
  华能在建设电站的同时,一直恪守着“建设一座电站、发展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稳定一方社会”的原则,并且以项目援藏、经济援藏、就业援藏、资金援藏等方式,积极支援西藏经济建设,参与地方公益事业,点亮雪域高原的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有一种感情,是鱼水情深
 
  布丹拉山坡上,加查县拉绥乡玛罗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12月1日,玛罗村村民迎来了大喜的日子——村里96户人家都通上了自来水,这是华能投资援建的人畜安全饮水惠民工程的一部分。在竣工通水仪式上,拉绥乡、玛罗村代表分别为华能藏木水电分公司、华能驻玛罗村工作队献上洁白的哈达和“心贴群众同甘苦,情系拉绥助发展”、“驻村帮扶见真情,爱抚解困暖人心”两面锦旗。
 
  48岁的村民格桑献上了甘美的青稞酒:“自来水特别好,又干净、又方便,感谢华能,感谢你们!”玛罗村村民以前吃水,都要到后山去挑,大概半个多小时才能挑回一担水,到了冬天,水源不足,吃水更困难了。现在,村民再也不会为水发愁了。拉绥乡党委副书记次仁说,华能帮助玛罗村通电、修路、通水,大大改善了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履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
 
  三年前的玛罗村,一刮大风就漫天黄沙,尘土飞舞;一下雨,道路泥泞,寸步难行,土特产品只能烂在地里。2011年,华能帮助村民新修了直通家门口的柏油路,改造了用电线路,古老的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站在被这条被称作“连心路”的柏油路旁,村民们一再说,我们村的路能这么快修起来,多亏了华能!
 
  “感谢华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电压不稳定,电器不敢用,现在华能帮我们改造了线路,电压稳定了,电视画面清晰了,洗衣机不用只装粮食了,坐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玛罗村副村长阿固开心地说。
 
  藏历蛇年春节,华能应急发电的柴油机运到墨脱县城,正在发愁卸车时,门巴族小伙子仁青开着装载机来了,二话不说,先把机器卸下来了。仁青卸完车后,说啥也不要华能工作人员给的卸车费,说:“你们从大老远的地方来,辛辛苦苦地为我们通电,我们应该感谢你们,怎么好意思要你们的钱呢!”
 
  华能墨脱电力公司员工孙超、于智勇到地东水电站维修设备时,地东村村民把黄酒摆在村口迎接,设备修好后,村民们宰杀了一头牦牛,请他们吃饭。员工刘德义、杨言徒步到加热萨水电站维修设备,整整走了一天,才到加热萨乡。当地饭馆的老板听说他们是来电站修设备的,十分热情,又是打水让他们洗脸,又是准备饭,还把从波密县城背回来的苹果塞给他们吃:“吃吧!你们辛苦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