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电网 > 正文
国家电网:皖电东送整体运行平稳
发布时间:2013-10-18     来源: 中国电力网
本文摘要:10月17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自9月25日投运以来,已经安全运行23天,目前,设备状态良好,整...

  10月17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自9月25日投运以来,已经安全运行23天,目前,设备状态良好,整体运行平稳。
 
  展开我国特高压版图,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和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宛若两条巨龙,从西北方向一路而来,向东南方向并行而去。随着皖电东送工程这条大动脉的加入,三条平行“巨龙”为浙江及华东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充沛电能。
 
  迫在眉睫的能源需求华东经济的发展动力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华东地区由于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带来用电负荷激增,局部地区电力供需紧张。“才过了几年宽松点儿的日子,没想到今年夏季又缺电了!”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普遍的声音。
 
  在此形势下,跨区通道持续重载。数据显示,今年夏季,国家电网40个主要交直流输电通道,超过限额90%的重载断面达31个,满载断面达25个。西北送华中、华北,华中、华北送华东、南方,东北送华北等各跨区通道全部满载。
 
  事实上,在跨区、跨省电力支援能力全部用足的情况下,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8个省级电网在今年夏季仍出现用电缺口。在此期间,有序用电方案先后经历多次启动或调整,最大错避峰电力1301万千瓦,累计实施107.4万户次、错避峰电量7.9亿千瓦时。
 
  能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煤电运顽疾如同环环相扣的九连环,如何争取到更多的电,是华东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浙江省电力公司预计,到“十二五”末,浙江电力缺口将超过2000万千瓦,占用电负荷的30%以上。“本地已经没有空间再新建电厂,如果再要在长三角建电厂,煤炭运输压力很大,环境容量也已经到了极限。”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对此不无担忧。
 
  而与长三角地区相邻的安徽省,煤炭资源充足,煤炭总量约占华东地区的一半。安徽省煤炭资源在满足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之外,具有足以保证建设大型发电基地的能力,无疑是面向上海、浙江、江苏的重要电力供应基地。
 
  一边是缺电缺得直“上火”,另一边是煤炭资源充裕。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大容量通道建设实现余缺互济,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两地电力供应问题的关键。
 
  安全与质量两手抓施工难题迎刃而解
 
  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继晋东南-荆门特高压交流、向家坝-上海和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之后,国家电网公司投运的第四个特高压工程。
 
  “皖电动送工程于2011年9月获得国家核准,同年10月开工,2013年8月竣工,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昕介绍,该工程包括四站三线,起于安徽淮南变电站,经安徽皖南变电站、浙江浙北变电站,止于上海沪西变电站,变电容量2100万千伏安,线路全长2×648.7千米,途径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四省市,先后跨越淮河和长江。系统标称电压为1000千伏,最高运行电压为1100千伏,采用额定容量300万千伏安的大容量特高压变压器、额定开断电流63千安的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全线同塔双回路架设。
 
  据介绍,同塔双回路特高压输电技术可将单位走廊的输电能力比单回路技术再提高一倍,代表了国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和工程应用的最高水平,极具挑战性。“通过组织国内电力、机械行业的100多家单位团结协作,皖电东送工程成功攻克了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试验检测、调试运行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孙昕说。
 
  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认识,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讨论:工程建设有些场合讲安全第一,有些场合又强调质量第一,很多时候还要强调进度,如何把握三者的关系,似乎存在矛盾。对此,皖电东送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刘博给出了答案:“安全是对建设过程的要求,质量则是对建设最终成果的要求,两者同等重要,都是第一,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应保证工程进度正点运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