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中石油反垄断之后,发改委下一个目标将是国家电网的传闻,引发投资界对国网上市公司的担忧。不过,国网系一家上市公司负责人昨日告诉《金证券》记者,近期曝光的新电改方向已经回避“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的原定目标,不影响电网体系和投资。
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员也指出,新草案中回避了输配分开,主张改革电网的交易权,如此一来,电网体系没有大动。
争议5号文
“说到中国电力改革,最早的要数5号文了。”上述国网系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金证券》记者,这个标志性文件是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发[2002]5号文件,通常称为五号文。
五号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实施了厂网分离,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了资产、财务和人员的重组,改革力度被评价为震魂摄魄。
不过国网系上市公司人士指出,“5号文件也有历史局限性,主要就是电力平台,选择以做大电网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这就造成电网可以统治着输电、配电、用电多个可以分离的要素流程。”
从目前来看,国家电网公司聚合了中国整个电力体系调度管理、电力输送、市场交易、技术准入的主导权,把握着电力规划投资、价格成本的基本信息,成为了超级企业。因此不断有声音呼吁,接下来的改革应当是“主辅分离、输配分开”。这种声音也成为电力设备企业头上悬着的一把剑。
“不少电力设备企业都害怕之前的改革方向,为什么?因为可能导致现有电网体系出现大变动,影响到电网投资,进而冲击电网设备企业经营业绩。”那位沪上券商研究员指出。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这种改革方向也受到国家电网的反对。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国网立网发展的主要观点,即“继续坚持输配一体化、调度电网一体化”、“电力改革不能走部分国家以全面拆分和私有化为导向的‘破碎式’改革道路”。
“放价”新方向
《金证券》记者获悉,目前曝光的新电改草案即将提交国家发改委,主要有两大看点:一是推广直购电,逐步形成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二是对电网企业改革,电网企业的收入将由国家核定,不再承担买卖电力的角色。
“简单来说,就是放开电价,让电价更市场化。”那位沪上券商分析师指出。
在国网系上市公司看来,这样的改革方向显然是目前最稳健的。那位上市公司负责人对《金证券》记者解释称,电网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这才能取得供电的可靠性。因为电网线路投入高,尤其是中国用电负荷中心在东南沿海,而电源点多在中西部,主要通过超高压、特高压传输,输电线路投入占比更高,电网自然要垄断。实际运行经验表明,中国目前的电网结构和体系,有力保障全国的电力供应,没有出现过大停电。
与原有的“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相比,“直购电、售配分开”并不影响电网体系和投资,对设备企业没有影响。
“5号文件里确定的电改思路是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最终实现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而新草案中,则回避了输配分开,主张改革电网的交易权。这说明过去十年的电改方案已经出现转向,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并不可取,关键是最终的电价形成机制。”那位上市公司负责人称。
电力系统一位人士昨日也告诉《金证券》记者,眼下,包含电价改革在内的电力体制改革备受期待。而资深人士认为,电力体制改革远远不是拆分改革、放开电价了事,需要通过电力体制改革置换出繁荣的电力市场经济体系、国际领先的高级产业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先进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这意味着,电网投资重点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特高压等不容弱化。
改革时机到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再提电力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史丹告诉《金证券》记者,以前改革难,一是电力供应短缺,无法推进电价市场化,二是之前五大电力集团都亏损,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电价也没放开,政府也没法调控。而目前来看,两个制约因素都已经解决。
首先是发电量上,当前中国的电力装机和建设速度非常快,一年就能够完成一个60万千瓦装机的火电机组,而以前要五年的时间,电力供应不存在紧缺情况。此外,五大电力集团大部分实现了扭亏为盈。
《金证券》记者从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三任期和201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了解到,五大电力集团全部被评为业绩考核A级企业。其中,国电集团公司排列第10名,华能集团排列第11名,华电集团位列第15名,大唐集团位列第33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排名第39名。
五大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业绩都有突破。比如,国电集团控股的国电电力(600795,股吧),贡献集团超过60%的业绩,国电电力201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38.44%。华电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华电国际(600027,股吧)44.19%股份,2012年华电国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690%。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2012年净利润是11.8亿元,同比增长1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