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部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周一称,中国不会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进口关税。德国商报8日曾报导,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与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已经达成一致,不会对欧盟的多晶硅产品实施制裁。
自去年7月20号立案以来,中国商务部已经三次推迟了初裁时间,不是中方宽容,是中国实在“反”不起。6月4日,欧盟正式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性关税,中国随之而来的报复性措施是对欧洲葡萄酒立案调查,早已结束调查的多晶硅仍无下文,说明多晶硅“双反”根本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
中国不反多晶硅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反制多晶硅,对欧洲打击面太窄,不足以对欧盟委员会产生威慑力。中国多晶硅产品80%来自于美国、韩国和德国,其中前两者占中国进口份额的50%左右,德国约占30%。同时,德国瓦克化学公司又占德国多晶硅出口量的绝大多数,因此,中国制裁欧洲多晶硅产业变成了制裁德国,制造德国又变成了制裁瓦克化学,无法在欧洲光伏行业内掀起波澜,已经失去了“双反”的意义。
第二,中国多晶硅产业无法挑起大梁。201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为19万吨,可以满足每年大约15万吨左右的需求量,但国内多晶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仅靠几个一线多晶硅企业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二线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为30美元/公斤,三线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为40美元/公斤,与目前18美元/公斤的售价差距过大,这些企业基本没有复活的可能性。若制裁国外多晶硅企业,而又保证多晶硅价格不发生大波动,则只能依靠中国一线多晶硅厂商,这些厂商的产能约为10~13万吨,恐怕不能实现自给自足。
第三,中国光伏产业脆弱之极,已经经不起多晶硅“双反”造成的负面影响。国内电池组件厂商使用国产多晶硅,的确会提升其生产成本,这在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组件出口不畅的大背景下无异于雪上加霜。届时,中国或许拯救了几十个多晶硅企业,却坑苦了成百上千的光伏企业,所以中国政府“反”不起。
多晶硅不“反”告诉中国光伏企业一个真理,即核心技术是企业存活的惟一要素,也是打赢国家贸易战争的关键,没有核心技术,就算国外倾销中国又能怎么样,总不能让所有光伏企业放弃廉价的原材料不用,而购买国内昂贵的多晶硅。
在此,笔者还需打消很多人士的一个疑虑,部分光伏人士认为,制裁国外多晶硅企业是为保护幼稚的中国多晶硅行业,否则一旦中国企业垮台,国外倾销之势便会很快结束,国外寡头可能会依靠垄断优势坐地要价,实际上这种可能几乎不会存在,企业担心是多余的。
全球各国都在下调光伏补贴,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补贴数额几乎用尽,而新兴国家如印度、中国、日本等补贴下调趋势也非常明显。光伏市场也正处于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的断层期,政府变的小气,此时光伏装机成本或发生任何的上调都会对下游需求量产生重大冲击,所以政策下行决定了光伏行业各个环节都不具备涨价的空间。
中国多晶硅企业垮台,若多晶硅企业提价幅度明显,价格上涨会很快传输到终端应用环节,全球光伏行业需求届时也将跌回2010年的水平。因此,全行业都面临一个问题,也就是要规模还是要效益,想提价就无法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硅业分会研报,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8万吨,同比下滑23.6%。目前国内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4家勉强维持开工,且这4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已降至不到30%。笔者认为,4家企业开工并不是一件坏事,所谓海外多晶硅企业倾销无非也是就指瓦克化学,韩国OCI,REC、MEMC这四五家企业,韩国、美国、德国等多晶硅企业数量非常少但产量大,这表明多晶硅企业很仰仗规模化优势,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有4~5家多晶硅企业就足够了,七八十家反而不太正常。况且,多晶硅生产若不严格按流程操作,的确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企业数量少对国家管控极为有利。
笔者最后想强调,中国无需对国内多晶硅企业现状过于担忧,只需要划拨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即可。对其他二三线多晶硅企业来讲,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无需再等待下去。中国不“反”海外多晶硅其实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