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
发布时间:2013-04-02     来源: solarzoom
本文摘要:各种分布式电源灵活、友好的接入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兴起,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

  4)飞轮储能[6]:飞轮储能是一种新型的机械储能方式,它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储在高速旋转的飞轮中。它拥有储能密度高、无过充放电问题、充电时间短、对温度和环境不敏感等优点,运用于分布式发电技术中拥有较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需要解决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装置容量配置问题、电力电子装置接口的拓扑结构、控制及保护技术、智能充放电控制及储能装置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3.2微网协调控制技术

  微网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力电子设备及终端用户有效整合,形成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可以灵活地并网和独立运行,其入网标准只针对微网和大电网公共连接点(PCC)上,解决了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问题,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可控性和经济性,更好地满足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更高要求。

  微网的运行离不开完善的稳定与控制系统。协调控制技术是微网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微网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对等控制(peertopeer)[7]、基于功率管理系统控制(PQ控制)[8]以及主从控制(master-slave)。

  在智能电网的微网协调控制策略中,为实现分布式电源灵活、安全接入电网,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协调控制策略:对于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能输出稳定电能的分布式电源,可采用PQ控制或对等控制策略;而对于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强的电源,一般采用PQ控制策略[8]。总之,微网的协调控制技术的实用化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3.3虚拟发电厂技术

  为了克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电力系统往往需要增加备用容量,从而使得这些电源的经济性降低。随着这些电源比例的逐步提高,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目前欧洲提出了利用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DEMS)的虚拟发电厂(VirtualPowerPlants,VPP)技术[9]。虚拟发电厂把一个地区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负荷集成起来,虚拟成电网一个独立个体,具有类似大规模发电厂或集中负荷一样的可控性,可以提前向电网提交发电计划和负荷需求。

  4结语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随着智能电网工作的不断推进,不仅可作为传统供电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还将在能源综合利用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