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吴达成秘书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国内对'双反'一定要有充分应对的准备。第一,就是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性;第二是要扩大市场,要多关注新兴市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第三,尽快启动更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中国光伏发电市场不仅是对中国的光伏企业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都非常关键,对全球的贡献也将是举足轻重的。与此同时,如果国内应用市场能大幅度增加的话,欧美的贸易保护就失去了意义,或者如果有反制措施也就更有力度了。”
面对危机,企业的突围之道
面对当前内忧外患的发展现状,吴达成秘书长指出,“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每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作为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生存,但更应该考虑发展。”
“目前,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利润太低,这个体现了行业的总体水平而不是个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能够压低价格以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自然会挤压成本高的企业的市场空间。这是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正常现象。从现在来看,企业大概有三种类型。首先是大部分企业已经感到了生存的压力,但是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前景,还在努力进一步地从内部进行技术创新或者暂时停产限产,希望能生存下去,然后赢得将来的发展机遇。还有一些企业,本身技术比较落后,也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从整个市场来讲,必将有一个洗牌的过程,而这些没有自身竞争优势的企业可能将面临退出的可能。但是还有一些企业,比方说在技术方面有优势或者本身在产业链方面比较合理,反而也找到了一些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具有竞争性。比如说有成本优势或者有独特的技术,如果完全大众化,那么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被淘汰是难免的。”吴达成秘书长熟虑之后,肯定说道。
此外,吴达成秘书长还提出中肯的意见,“在目前环境下,企业应该侧重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
一是,降低晶硅电池发电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前几年,光伏行业是卖方市场,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后就是快速的扩大市场,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自主知识产权较少,技术装备同质化比较严重,关键制造设备大部分还依靠进口。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状况。目前,经过分析市场,大家普遍认为,晶硅太阳能电池占领光伏发电主流市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企业应该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关键方面再有所突破。与此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是,关注新的技术发展。在技术路线没有突破的时候,主要是细节方面的竞争,但是一旦有新的技术路线,我们就应该高度关注。替代技术的出现,如果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对原有技术的淘汰会有加剧,所以企业要看到这方面的危机。一方面要尽量占领技术制高点,对未来的技术做一些预测。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更多的技术储备。除晶硅电池路线外,要认真分析和跟踪第二代薄膜电池和第三代聚光光伏的发展动向,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在这方面加大研发的力度和强度,如此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
归纳今年,展望将来
“2012年即将过去,总体来看,今年,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均有比较大幅度的上升。虽然中国光伏行业特别是光伏制造业遭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但是国内的光伏市场仍呈现出快速启动的迹象。”吴达成秘书长总结后,接着说,“2011年,国内的光伏装机规模超过2GW,较上一年有4倍的增长。按照目前的安装速度以及从同期安装数据来看,2012年全年的光伏装机规模可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增长,预计能超过4GW。”
“与此同时,我个人觉的,受消化库存、资金周转以及过度竞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光伏产品价格并不是很合理,并不是完全按照市场的走向出现的水平。但是,这个价格要想回弹,也还是比较困难的。例如现在的多晶硅行业,不是没有市场,是有市场。目前仅国产的产能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多晶硅进口在回升,另一方面是国产的多晶硅企业反而多家停产。究其原因,是因为国产的质量无法与进口的多晶硅抗衡,而且成本比售价甚至还要高。国内早期'上马'的一些多晶硅企业,技术比较落后,加之企业各项耗能指标又偏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如今,很多企业也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引起重视,正在对设备进行改造或研究一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