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亿豪赌薄膜电池 “汉能模式”待考
发布时间:2012-01-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摘要:光伏产业一片风声鹤唳时,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集团)却呈现出另一番面目,这家成立不过3年的民营企业豪赌薄膜太阳能电...

  晶硅原料从500美元左右每桶回落到200多美元每桶时,薄膜电池的成本优势已然失去,而诸多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时,汉能集团大举押注薄膜电池的底气何在?

  “汉能集团就是空手套白狼。”一名长期跟踪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去年4月,汉能集团在江苏邳州的制造基地及光伏电站项目征用土地之举最终被演化成一起暴力事件,在与当地村民频频上演冲突之时,汉能集团超速扩张背后的隐情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时代周报》报道,汉能集团邳州项目落户之前尚有选择空间,但邳州市官员听闻后,随即邀请汉能集团方面的人来邳州考察,地方政府的努力争取,最终让汉能集团将项目落在了邳州。

  但项目的敲定远非如此简单,报道中称,汉能集团对邳州政府提出了一个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提供16亿元的启动资金,这笔资金由汉能集团投产后一年还清。由于邳州市政府没有能力贷到如此巨资,遂向徐州市政府求助,在徐州市领导的亲自过问下,由徐州市政府出面,以徐州市政府部分资产作抵押,贷款给汉能公司启动该项目。

  针对这一质疑,本报记者未能联系到汉能集团方面对此进行回应,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光伏业资深专家均表示,“汉能的发展还有待观望。”

  “汉能模式”待考

  一枝独秀的汉能集团迅猛扩张时,其身后背负的质疑与考验共存。

  纵观汉能集团投资的诸多项目,不难发现,其动辄百亿的大手笔项目均集中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一如化隆回族自治县、长兴、双鸭山等地。而在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愿景中,汉能集团无疑具备了诱人的筹码。

  与此同时,也有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冲动也可为汉能集团在土地审批、项目贷款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汉能就是利用政府资源到极致的企业之一。”弘亚世代投资谘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文平说,“汉能控股有渠道获得地方政府对其项目的支持,这不是一般企业所能做到的,但外界无法获知汉能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条款。”

  汉能集团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去年11月2日,汉能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国开行将向汉能集团提供融资总量3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此前,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就曾向汉能贷款了43亿元。

  今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德州分行也为汉能集团在该地上马的40MWp项目出具了5.73亿元的有条件贷款承诺函。汉能集团周旋于政府与银行并形成绑定关系的成长模式虽然造就了目前大范围布局,但与政府及银行的三角关系仍旧隐藏着风险因素。

  “这种把地方政府引入到经济活动中的做法确实风险很大,无论是对光伏产业还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刘文平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