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四大光伏企业三季度亏2.9亿美元 行业盼政策"甘露"
发布时间:2011-12-05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本文摘要:对于当前全行业的困境,专家指出,只有大力挖掘国内市场,才能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其实,无论是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还是开拓国...

  依赖出口是软肋

  专家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持续5年(2006年-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期,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但也暴露出来诸多软肋,其中之一是,我国相关企业的销售严重依赖出口。大禾咨询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000兆瓦,占全球产量达50%,其中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仅有400兆瓦,剩余7600兆瓦全部出口,出口比例高达95%。

  这种超高比例的出口依存度令我国光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打折扣。一个不利的信号是,今年以来日益严重的欧债危机,令全球主要光伏消费国德国、意大利、捷克等欧盟国家开始削减光伏财政补贴。

  据公开信息显示,德国于今年2月宣布,如果当年光伏装机容量超过3.5GW(千兆瓦),那么装机量每增加1GW,光伏补贴将下降3%。今年6月,意大利宣布原有上网电价补贴将削减至11%。今年11月,捷克宣布将对已建的光伏电站增收26%的税费。

  另一个不利的信号则是,今年10月,美国企业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进行立案调查,虽然最终美国决定暂缓立案,但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环境已大大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银河证券一位行业研究员指出,受欧洲需求萎缩和美国“双反”调查的交织影响,我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需求的急剧萎缩,国内光伏企业被迫出现了大面积停工的现象。据广发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7日至23日一周内,四川新光硅业和万州大全同时宣布停产技改或检修,这令国内多晶硅开工企业降至不足4家。

  大禾咨询董事总经理程建辉认为,太阳能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一方面这个行业属于新能源行业,投资炙手可热;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光伏行业由于盲目建设、粗放扩张,目前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企业的利润下降很快。

  亟待政策扶持

  对于当前全行业的困境,专家指出,只有大力挖掘国内市场,才能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其实,无论是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还是开拓国内市场,如果没有法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很难有较快的发展。

  放眼国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光伏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了政策扶持。比如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都有鼓励光伏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投资建一个太阳能发电设施之后,用户可以无条件接入电网,所发电量既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高价卖给电网从而享受电价补贴。

  相比之下,我国在政策扶持方面仍然存在空白。我国一直没有实施《上网电价法》,相关光伏项目的立项、补贴等审批也很严格,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在中国,想做一个发电项目需要国家批准,也就是通过发改委审核,至于电价多少也是依照项目来审定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标准。尽管我国在2006年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但由于这部法律中“上网电价”多为概念性、框架性的政策,因此到目前为止,电力部门还没有正式接受光伏发电上网,国内已经建成的示范项目也还是按照试验项目并网。

  专家建议,具体政策可以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