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环保部开展检查多晶硅行业瓶颈待破
发布时间:2011-09-26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文摘要:一场针对多晶硅等行业废物处理的整治风暴正席卷而来。到今年年底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将集中力量以多晶硅等行业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一场针对多晶硅等行业废物处理的整治风暴正席卷而来。到今年年底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将集中力量以多晶硅等行业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工作。

  据悉,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处理是目前已成为制约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的瓶颈。据了解,生产1公斤多晶硅将产生10—15公斤的四氯化硅,1000吨/年的多晶硅厂一年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将达到1万—1.5万吨,如果将这些四氯化硅简单水处理甚至排放,将会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大大增加原料硅粉和液氯的消耗,使得多晶硅生产成本失掉竞争能力。

  专家表示,由于国家关于四氯化硅处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处理乱象。

  废料处理乱象

  多晶硅“火”了,多晶硅废料的处理问题却成了企业头疼的事。

  “事实上,四氯化硅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江苏光伏产业协会魏启东教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而且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消化再利用,关键看生产企业采用的是何种方式来处理,“只要用起来就不会造成污染,不应称为企业的瓶颈”。

  “由于四氯化硅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果企业采用的是非闭环生产,就需要考虑四氯化硅的处理问题。”魏启东说,四氯化硅遇水会产生盐酸,只要在处理过程中避免遇到水,还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可以用它来生产白炭黑等。如果采用闭环生产,那么通过循环再利用,可以生产出高纯硅等原料,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环保。

  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目前国内大部分多晶硅企业实现了清洁化生产,但也有部分企业尚未掌握四氯化硅的回收技术,估计比例在10%左右。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不规范的行业,潜规则普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出于GDP的考虑,对四氯化硅的不规范处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企业在不具备资质的条件下利用关系与多晶硅企业签订合同,以较低价格获得四氯化硅,然后采用非法方法处理。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大量的剧毒四氯化硅被非法处理,严重危害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成都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技术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现在多晶硅企业的关注点还主要是投产和达产,还没有把目光放在副产物的利用问题上。近年随着多晶硅的快速发展,为了抢占市场,国内多晶硅企业纷纷从国外引进成套装备。可是,多晶硅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合成、氢化、还原、分离等诸多环节。要把这一系统运转开来生产多晶硅,对企业来说已经是严峻的考验了,不可能把太多精力放在副产物利用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