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可能将“十二五”光伏装机目标上调至10GW(1000万千瓦),到2020年的光伏装机目标可能大幅上调至50GW(5000万千瓦)。
在业内专家看来,尽管上述目标均尚未最终确定,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兑现了业界对光伏产业将超速发展的预期。甚至有专家预期,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总量有望达到1-2亿千瓦。可以预测,光伏产业各个链条的企业有望长期受益,其中占据上游原料或材料资源的上市公司将率先迎来利好。
规划目标或大幅超预期
业界此前预期政府可能确定到2015年实现5GW、到2020年实现20GW太阳能装机的目标。然而,上述规划目标并未考虑到日本核泄漏危机事件的影响。近期将在行业讨论的基础上对光伏“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作出调整,以便适应我国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形势要求。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人士透露,到2015年实现光伏装机10GW、到2020年50GW的目标尚在讨论中,但是考虑到近两年光伏市场的高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实现上述目标产能对国内企业而言是基本不成问题的。
促成光伏“十二五”规划目标有望大幅上调的直接原因是,受日本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系列核电站泄漏事件影响,出于安全考虑,我国发展核电的政策力度和规划目标可能生变,国务院日前已明确将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
业内专家表示,光伏“十二五”规划目标如果能够实现翻番,对于国内光伏企业而言利好效应不言而喻。
江西赛维有关人士表示,近期以来,国内光伏企业一改往常态度,开始越来越重视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原因是随着国外设置贸易壁垒形式的增多,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在外”的现状势必要得到改观,国内企业必须通过开垦国内光伏市场来获得更持续的发展。
上游材料商率先迎利好
3月30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众多参会的光伏企业表示,一旦光伏规划目标上调,无论是晶硅太阳能发电还是薄膜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的企业,以及光热发电方面的企业,未来都将获得超预期的发展空间。尽管行业将迎来“普惠”式利好,但还是有一部分板块将率先获益。
目前无论是走薄膜技术还是晶硅技术路线的光伏企业,原材料和设备成本都占据了企业成本的“半壁江山”。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晶硅发电所需的晶硅材料,还是薄膜发电所需的超白玻璃等材料,目前都处于供不应求、价格高企的状态。因此,可以预期,一旦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放量”,最先受到提振的仍然是这些原材料和光伏装备板块,尤其是,在原材料和装备方面率先实现了国产化的上市公司。
河北东旭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采购的原材料多数进口自国外,但已经开始考虑优秀的国产商,例如以太阳能超白玻璃见长的金晶科技(600586)就是不错的进口替代选择。
同样率先初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光伏设备商还包括精工科技、天龙光电(300029)、恒星科技(002132)、新大新材(300080)等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