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提前入冬汉能逆势布局广东
发布时间:2011-11-23     来源: 南方日报
本文摘要:中国光伏业正进入严冬期。欧洲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中国光伏业如履薄冰,而此时美国又在酝酿针对中国光伏业的双反调查,让处于困境中的中...

  中国光伏业正进入“严冬”期。欧洲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中国光伏业如履薄冰,而此时美国又在酝酿针对中国光伏业的“双反”调查,让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面对行业低谷,汉能控股集团却逆势出击,其总投资210亿元人民币的广东汉能(河源)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厂,于11月19日正式投产。就在投产的11天前,南方日报记者现场见证了该厂第一块太阳能电池的问世。

  汉能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刘民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行业寒冬,汉能借助其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和技术研发优势将脱颖而出。加之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巨大的发展潜力让汉能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汉能项目逆势投产

  11月8日,广东汉能生产车间内,人头攒动,掌声阵阵。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出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调试成功!广东第一片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河源试产成功,这填补了广东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项空白。

  广东汉能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于2009年落户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

  与汉能项目开展得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光伏市场陷入了低谷,欧洲市场大幅萎缩,美国部分太阳能企业出现破产。中国诸多光伏企业处于亏损境地,光伏组件产品库存超过10GW,不少企业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A股上市公司南玻集团,就因为多晶硅行业不景气,而暂停了其在河源市投资11亿元的超白光伏太阳能电子基板及其深加工项目。

  对此,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尽管现在全球光伏产业短期面临一些困难,但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光伏市场的潜力巨大。“汉能将在未来10年内形成10G产能,总投资一千亿以上。”

  对于行业低潮,汉能公司并不避讳。刘民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价格可能会令很多企业难以承受,但这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降低成本。

  李河君表示,五年前,太阳能发电每度成本需要三至四元(因成本太高而被认为难以推广应用)。当时有预测认为,太阳能发电成本每度降到1元以下至少需要30年,每度发电成本要降到五毛以下,则需要50年。但实际上,只用了三年半,太阳能发电成本就已经降到了每度1元左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