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现状
我国太阳能发电利用主要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0万千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为21.16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为24万千瓦,较上年的2.5万千瓦,增长了960%。
我国光热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发改委“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5万千瓦等级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了数亿元研发光热发电技术;部署了863重点项目“1兆瓦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示范”。2010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皇明太阳能股份公司共同合作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米长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延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基地竣工。12月28日,我国首座兆瓦级光热发电试验示范项目——大唐天威(甘肃矿区)10兆瓦项目在甘肃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我国首个光热发电特许权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50兆瓦项目于2010年10月下旬启动招标,2011年1月开标。
开发利用格局变化趋势
光伏发电
我国光伏发电开发利用主要有建筑光伏和地面光伏两种形式。
建筑光伏发电
与建筑相结合的并网光伏系统,是光伏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城市并网发电的主要形式是屋顶并网光伏系统。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电力负荷大,消纳光伏发电能力强;同时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光伏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地区政府具有开展光伏发电应用的积极性,也有发展、扶持、帮助本地光伏产业的意愿。在城市建设屋顶并网发电系统(BAPV)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光伏系统(BIPV),对于城市形象及政府业绩都有良好的展示、示范作用。在东部地区建设城市屋顶并网光伏系统,具有充分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及社会条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安装建筑光伏2万套,累计安装100万千瓦。
地面光伏发电
我国有约264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资源,其中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0多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其年总辐射在1600-2300千瓦时∕平方米,在全球也属富集区。无需水资源条件的大型光伏电站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西部有不少荒漠,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甘肃的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晋西北及陕北等靠近电力线路和负荷中心,还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可以作为大型并网光伏项目的起步区域。随着电力输送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大规模荒漠光伏电站将必然成为未来的电力基地。
光热发电
光热发电产业布局应当注重资源优势、优势的合理利用,有条件的可综合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甚至也可考虑与热电站联合运行。光热发电项目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布局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太阳能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电力负荷情况、电能输送能力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