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下的光伏在腾飞
本文摘要:公元2010年,江湖传言一条美艳无比的蛟龙现身中华大地,它宛若一名婀娜多姿的少女,传言称有幸目睹其芳容并得其垂青的人能够一夜暴富。虽然,江湖人士对这一传闻津津乐道,但又半信半疑。
私募基金加入光伏电站厮杀大战
光伏各大江湖门派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中,2014年,江湖群雄奋力拼杀之后,除了大几大豪门仍在继续厮杀之外,其余民间江湖力量已是精血耗尽,元气大伤,这也是造成2014年上半年光伏江湖异常平静的原因所在……然而,这仅仅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如今,2015年进入光伏领域厮杀的有一支不可忽视的资本力量—私募或基金。
2014年上半年,银行收紧贷款,电站投资者的融资渠道因此被卡。此时,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低息贷款的基金及劵商就完美地补充了这一空缺。高息放贷、周期短、收益有保障,再加上电站领域被长期看好,这个预期造就了产业资金需求和产业实体投资的完美共振。
一带一路发展新局面
终端发电在新政策的驱动下,正步入前所未有的高增长,为光伏这个盛极而衰的产业呈现新的可能。搭乘能源互联网的热潮,光伏电站吸引了诸多场外选手关注,去年,有同样雄心的多家公司在资本市场搭建了新平台,重构商业模式。
2015年,被称为光伏发电行业的爆发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中,将全年新增电站规模从15GW上调到17.8GW,“一带一路”的战略沿线,也为光伏发电勾勒出千亿规模的掘金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