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浆组成对硅太阳电池丝网印刷欧姆接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01-16     来源: solarzoom
本文摘要:目前,丝网印刷欧姆接触广泛用于制作硅太阳电池正面电极。欧姆接触(即金属/半导体接触)不仅是一个改善工业化太阳电池效率和填充因子...

  二、结果与讨论

  1、银粉颗粒大小对Ag/Si接触的影响

  采用不同大小的银粉颗粒配制成银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成栅线电极,在850℃烧结,测定比接触电阻,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l可见,随着浆料中银粉颗粒尺寸的增大,电极的比接触电阻降低。当银粉颗粒大小为O.25μm时,比接触电阻为0.19 Ω·cm2;而当银粉颗粒大小为2.5μm时,比接触电阻为O.06Ω·cm2。

  Hilali M M(一本电子化学杂志)等认为,电极烧结时,银浆料中玻璃相首先软化熔融,润湿硅片表面,蚀刻减反射膜,然后蚀刻硅发射极。在此过程中,大量的银以及被蚀刻的硅溶解在玻璃相中。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溶解在玻璃相中的银在硅片表面重结晶,并随机生长。在硅表面重结晶的银颗粒的大小和数量决定了欧姆接触的好坏,可用比接触电阻的大小来表示。根据Hilali M M等提出的物理模型,可以推知,在烧结过程中,浆料中的银颗粒通过相互之间接触点的互扩散开始烧结或凝聚。在银颗粒较小的情况下,由于较高的比表面能,烧结推动力大,导致银颗粒在溶解之前就已经烧结成块银,从而减少了银在玻璃相中的溶解量,这将导致在冷却过程中,只有较少量的银在硅表面重结晶,使得重结晶银和硅表面接触区域有效分数减少,从而比接触电阻增大;在大颗粒银的情况下,由于大颗粒银具有较小的比表面能,相互之间不容易烧结,增加了在玻璃相中的溶解,造成银在玻璃相中过饱和度增大,重结晶银与硅表面接触区域分数增加,使得银电极和硅表面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比接触电阻变小。

  图2a为银粉颗粒最小的浆料烧结后电极的形貌,可以看到已经形成了块银;图2b为中等尺寸大小的银,从中还能观察到原始银粉颗粒的形貌,但仍有一些小块银存在;图2c为最大颗粒银粉的电极形貌,能观察到银粉颗粒边缘。块银的产生必将影响银在玻璃相中的溶解和在硅表面的重结晶,导致比接触电阻的增大。而银粉颗粒尺寸的增加,使烧结变缓,提高了银在玻璃相中的溶解量,因而在冷却过程中,硅表面重结晶的银数量增加,这些因素增加了隧道效应的可能性和电子转移,使得比接触电阻率降低。由此可见,银粉颗粒大小影响了银粉颗粒烧结和溶解两个过程的竞争,在一个确定的烧结工艺制度下,有一个合适的银粉颗粒大小的范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