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目前来看,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还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分布也不均衡、竞争愈发无序化,且相关产业配套程度不高、集中度较差;加上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推广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在现行市场规则下缺乏竞争力;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风光互补离网型供电产业的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国家层面重视程度还不够,认识也不足,政策不到位,没能把风光互补离网型供电产业作为一个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型风电、光伏并网发电同等对待。
举2个最明显的例子,一个是国家已经实施了3年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关于偏远无电地区建设和特殊行业供电方面并没有把小型风力发电机列入补贴范畴。另一个是在众多的关于绿色照明、半导体照明、十城万盏等示范工程中并没有针对风光互补LED路灯的补贴政策,忽视了其更具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的市场价值,使得中小型风机生产企业因此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阻碍了风光互补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2)风光互补离网供电产业发育度不高,市场份额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型风机(20kW以下)生产企业超过了100家,多分布在内蒙、江苏、湖南、广东几个省份,年产值过亿元的仅有3家。2009年全国中小型风机产量刚刚达到18万台,总装机容量约为22万千瓦,中小型风力离网供电、太阳能离网供电、风光互补离网供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为30万千瓦,仅占同期大风电、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323万千瓦)的2.3%,规模效应无法凸显。但是,通过我们多年来的分析和论证,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市场容量巨大,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因此,如果国家给予风光互补或光伏离网新能源产业以大力支持的话,保守估算,“十二五”期间,风光互补离网供电市场的装机容量可达10GW,创造的市场价值在4万亿元以上,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建议
目睹上述这些数据,每个有高尚情操和节能减排意识的人都会为之振奋。但是要实现它,非一日之功,非一己之力。借此机会,我们真诚地呼吁社会各界多关心一下离网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政府部门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七条建议:
(1)政府、行业组织要加强与企业间的互动,尽快完善新能源上网差别电价的机制,简化上网电价落实程序。
(2)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专项基金和对新能源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的投资补贴、产量补贴或贴息贷款等方面要尽可能惠及风光互补行业。
(3)在新能源示范工程和政府采购方面要加大对风光互补产品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对离网型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投融资支持,快速形成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及绿色基金等新能源发展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4)要积极推进离网型新能源项目参与CDM碳交易活动。
(5)要扩大对离网型新能源行业的宣传,加大示范,组织并完善有关行业标准、认证体系。
(6)要明确将发展离网型新能源列入各级各部门《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去,并制定完成指标。
(7)要在产业政策制定时着重加以引导,为形成离网型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