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联手浙银资本买下旷达科技光伏电站
此前,在10月9日浙江召开的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说,到2020年,争取60%以上的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年均并购金额800亿元以上。 在各路资金纷纷在并购上准备撸起袖子干的时候,浙江已经悄然完成了并购基金第一单——招商局旗下的熊猫绿色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熊猫绿能”,00686.HK)和浙银资本联合成立的浙银招新“一带一路”基金,并购了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旷达科技”,002516)的6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过旷达科技总装机容量的50%。 收购100%股权 9月26日晚间,旷达科技发布了《关于全资子公司签署资产出售框架协议暨股票复牌的公告》,称“为顺应公司战略转型发展的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旷达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杭州灿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于2017年9月26日签署了《光伏电站收购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杭州灿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将收购旷达科技旗下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的科左中旗欣盛光电有限公司、青海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施甸国信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施甸旷达国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沭阳国信阳光电力有限公司、忻州太科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共6家标的公司100%的股权,标的公司合计拥有备案总规模为270MW光伏发电项目(含升压站及送出线路)。 截至2016年底,旷达科技在运营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410MW、在建装机容量为70MW,相关资产总额约43.6亿元、负债总额约25.9亿元,分别占到公司2016年末总资产和总负债的62.4%和78.5%。 旷达科技表示,因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属于重资产行业,因此,随着公司相关资产规模的扩大,对公司的资金压力也日益凸现。为缓解上述压力,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逐步调整光伏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对部分尚未取得指标的前期项目公司进行注销、收回部分投资资金。 这次资产出售是公司光伏业务调整优化战略的延续,是公司为了在新的宏观和产业形势下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发挥公司在汽车等交通领域多年耕耘所积累的品牌价值和产业资源,优化经营资产而实施的举措。 通过出售资产,旷达科技可以收回投资资金,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日常经营风险。“其实是回到自己的主业上来。”有分析人士表示。 这次并购交易以现金方式进行,不过旷达科技的公告没有提及具体的并购金额,因为交易对价及对价构成是基于旷达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标的公司截止于2017年6月30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数据确定。相关资产的交割过户、工商变更等,有一个过渡期,需要旷达新能源设立全资平台公司,由此平台公司完成收购旷达新能源下属6家电站项目公司100%股权后,再由杭州灿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或其指定相应主体按照协议所约定的基本原则收购平台公司的100%全部股权。 10月9日,旷达科技公告,平台公司完成工商设立登记。 浙江并购小镇第一单 根据旷达科技的信息披露,收购方是杭州灿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普通合伙人一名,是浙银协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人1名,常州市招联绿奕新能源有限公司。 浙银协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浙江浙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占股51%;后者的大股东是占股80%的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市招联绿奕新能源有限公司则是香港上市公司熊猫绿能旗下公司,熊猫绿能现为恒生综合指数系列、恒生环球综合指数及MSCI全球小型股中国指数成分股,是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后者是招商局旗下公司。 “这是我们和浙银资本联合,进驻杭州白沙泉并购金融小镇后完成的第一单并购,也是整个并购街区的第一单。”熊猫绿能首席执行官、董事局主席李原告诉记者,清洁能源目前是发展最快、也是资源及政策都倾斜的能源,全世界的资源都在向新能源倾斜,全球也即将迈入新经济时代。
对于收购旷达科技的光伏电站,李原认为,并购无疑是最快打造项目、产生规模效应的一种方法。 对于收购光伏电站的动机,招商新能源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熊猫电站,为沿线各国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熊猫电站”不仅被联合国列为“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参与及创新计划”并将在全球范围进行推广,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清单下的“一带一路”项目之一,该计划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签署。全球首个熊猫电站已于2016年11月启动,并在2017年6月29日成功并网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