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可靠、稳定途径实现能源转型
本文摘要:在能源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光伏、太阳能和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电力系统特别是新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对接,将有效促进电力系统发展。去年,我国提出利用能源互联网解决分布式能源消纳问题,这是一个重大发展信号。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2015年,能源电力行业成绩斐然,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是非化石能源快速增长,二是在雾霾治理方面电力系统贡献较大,三是能源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四是电力体制改革有了明确方向,五是配电网建设速度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在电力系统的比重快速提高,尽管目前占量还小,但是,新增容量超过了传统能源。

  因为新能源的利用小时数比传统能源低,导致发电量不高,但是,其装机在快速增长,不论风电还是光伏发电。去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世界第一,风电装机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我国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治理雾霾都有重要意义。

  能源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在能源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光伏、太阳能和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电力系统特别是新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对接,将有效促进电力系统发展。去年,我国提出利用能源互联网解决分布式能源消纳问题,这是一个重大发展信号。

  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去年出台电力体制改革9号文件和6个配套文件,但电力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现在提出的是改革大方向,具体措施还没有明确。虽然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但是电力改革任重道远,特别是大量新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接入等问题,都需要加快电力改革步伐和速度。

  过去,发电侧多元化,随着分布式能源的接入,现在,用电侧也出现了大量电源单元,面对这个形势,现在的电力管理体制不适应。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需求,我认为,电力改革的速度还要加快。

  配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建设还要加强。目前,配电网大量消纳吸收新能源的能力比较弱,未来,将面对大量新能源接入,这要求加强配电网的技术措施和运行管理,特别是在智能化程度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需要重点加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电动汽车大量进入百姓生活,它是一种新的用能方式,又是一种储能设施,每一辆电动汽车或充换电站在储能和用能中都可有效结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

  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问题和不足也是明显的。首先是电力结构的不足。目前,化石能源在发电系统占比很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电量中占比较低,尽管风电是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但风电所占比例非常小,新能源发展面临很大挑战。特别是巴黎气候大会签订了相关减排协议后,我国承担了很大减排责任,需求加快调整电力结构步伐,更多地压缩化石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其次是火电建设问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火电运行小时数也在降低,火力发电效率下降,但火电站建设还比较盲目,大量火电站还在规划、建设。从整个电力系统建设和布局看,现在还没有适应新形势需求。

  第三是风电和光伏发电消纳问题。目前,西部地区建设了很多风电和光伏电站,如何外送和就地消纳都需要尽快解决。现在弃风、弃光现象依然严重,既反映了电站建设与电网建设规划不匹配,也反映了就地消纳不够,同时,在电网运行中,也没有优先保证新能源上网消纳。

  第四是雾霾治理问题。从大型发电企业角度而言,技术上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但一部分发电企业出现偷排现象,不能严格按照减排标准来排放,当然,还有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虽然我国发电企业大部分实现了超低排放的目标,但是,降低排放却没有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大家把精力都集中在雾霾治理上,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仍然存在,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第五是从根本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有很多耗电大户,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节能潜力很大,应该下大力气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应该成为能源革命的重要措施。

  第六是政策执行上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健全,但落实不够坚决、不够彻底。一是电价补贴问题,特别是光伏电价补贴,虽然补贴量比较大,但难以落实。如何把补贴落到实处,对产业影响很大。

  这个时间进行结构调整很有必要,从技术进步、规划布局、产业结构等方面调整,都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在调整结构中,要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措施,让其更加可靠、稳定、可持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当然,以后会面临很多问题。要加强示范和试点工作,因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大量推广会造成很大浪费。加强对不同类型的试点示范,在取得经验和示范引领情况下才能大面积推开。否则,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贸然推开,甚至一哄而上,乱了再收,就是一种浪费。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