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光热发电整个产业还处在示范工程的起步阶段,已建成项目基本以中小型示范项目为主,中控青海德令哈项目是目前唯一运行的万千瓦级光热电站。目前,国内处于产业在等政策、政策在等产业的“怪圈”。顺利走出商业化的第一步,这是光热领域需要面对的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不同类型聚光集热器将太阳能量聚焦集热后通过热力循环持续发电的技术。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是光热产业元年,示范项目与标杆电价的落地,将刺激产业的投入热情。
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建设实验电站,打通系统流程,发现合格的供应商;第二步建设示范电站,建立产业链基础,打通产业链;第三步建设规模化电站,完善产业链,降低发电成本;第四步建设商业化电站,实现无补贴的竞争式发展。
高成本的压力
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光热发电系统分成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四部分。按聚焦方式及结构的不同,光热技术可以分为塔式、槽式、碟式、菲涅尔式四种。
虽然光热发电技术多样,但每种技术路线都有自身的缺陷。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谢宏文主任认为,塔式电站安装难度比较大,增加了研发成本和建设成本;槽式电站工作温度比较低、核心部件真空管技术没有完全成熟,影响了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推广;碟式开发时间比较短,现在仍然处于实验示范的阶段。还有在太阳能热发电非常重要的储能系统,现在也是处于研究起步的阶段,复合性、工作特性和化学以及物理的稳定性都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成果。
更为主要的是来自建设成本的压力,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十二五”风电光伏成本下降非常的明显,我国能源价格和电力价格、煤电价格也是处于下行轨道。而相对的,我国光热电站建设成本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光热电站建设约30元/W,而光伏发电成本为7-8元/W,这也是众多企业对光热发电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她认为,“十三五”期间风电光伏成本存在比较大下浮的潜力。这就意味着“十三五”不仅要启动光热发电,还要形成电站长期运行验证,以规模化推进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这对光热行业是对于光热电价建设成本高这一问题,部分专家认为随着产业的发展,光热的建设成本会大大下降。陈铮认为,“在一个行业刚起步的时候,这是不可避免的,光伏刚起步的时候也是近40元一瓦。国际上来看太阳能热发电电价已经降到15美分,美国将降到6美分左右。而光热示范工程电价为1.09到1.4元/W左右,如果后续大面积铺开,对造价应该有比较大的影响,会快速下降。”
时璟丽对此表示认同,“2013-2015年,国际上先投运大型的光热发电电价水平,都降的是比较低的,普遍降到了0.15-0.18美分每度电。不管是南非还是印度、美国,招标的定价也都呈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总体上来看,国际上光伏发电的电价,基本上乘以1.3倍以上是我们光热发电电价,按照这个趋势推光热是1.1-1.2元的水平。”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