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欧美等国的光伏“双反”压力之下,走出去在海外建厂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共识。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亚洲各国应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全球新一轮能源转型的机遇,中国光伏企业也应更多地“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中国将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在太阳能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在新常态下,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际上这个战略也是在未来“一带一路”的整个共建当中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建设“一带一路”,必须遵循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这将为我国光伏行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约占全球的60%,经济总量占全球的近30%,随着经济合作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空间比较大,对新能源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会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等产生正效应。能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成本正日益接近常规化石能源,预计未来5年,光伏发电的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因此,随着“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合作得到深入,我国光伏产业将在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均可得到新的提升。
布局“一带一路”
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的呼吁,光伏产品的需求亦在大幅增加。其中,我国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15%,到2030年提高到20%;德国、日本、美国亦分别计划到2020年将该比重提至35%、20%和20%。
目前,中国光伏产能已占到全球70%,在科研领域也全面领先,中国制造依托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正在全面向中国创造转型。转型中的中国光伏企业,正积极探索向全球输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和商业理念,推进全球光伏平价上网。恰逢其时,中央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光伏企业布局全球的新征程,众多光伏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在这样的形势下,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联合倡议,集结中国光伏产业链上主流企业,争取各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开拓光伏新兴市场,联合中国光伏上下游企业去海外建立光伏产业基地,与各大新兴市场结盟友好型贸易合作伙伴。
光伏龙头企业协鑫集团先行先试,已成立海外事业部,积极与北美、印度、北非等政府机构沟通,计划成立海外产业园发展基金。
颇受关注的海润光伏也不甘示弱,海润光伏先是对外宣称设立海润光伏印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半成品及其他应用产品的研发等,之后又发公告称,海润光伏印度有限公司、海润光伏新加坡有限公司将在印度新德里合资设立海润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产品生产、销售及研发,光伏项目投资。更引人关注的是,今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上海并接见19位工商界代表,其名单中海润光伏董事长杨怀进赫然入列,这些足以说明海润光伏早已布局“一带一路”,在印度市场吹响了“翻身仗”集结号。
此外,光伏产业链上各企业代表天合光能、阿特斯、新日光、阳光电源、江苏爱康、信义光伏、苏州中来光伏等一同签署“光伏产业国际合作宣言”,表示愿意携手共进,一起开拓海外市场,抱团共赢。
借光伏深耕中非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光伏新兴市场,对光伏等新能源的需求旺盛,对国内光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此项目也是中国电建集团在阿尔及利亚承接的首个太阳能项目,对企业开拓国际化之路、建设全球清洁能源、推进中阿“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该项目负责人赵勇祥介绍,中国电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之一,项目自2013年11月启动之初就力争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中阿开启“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凭借着丰富的国际施工经验和完善的管理体系,该项目势必成为中国太阳能市场海外发展及全球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近年来,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突飞猛进。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220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存量超过300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中非合作论坛南非峰会将于12月举行。此次峰会将推动中非关系全面转型升级,中非发展战略与优势的对接也将成为亮点之一。此次中阿首个光伏电站合作项目综合影响力将助力中非新能源市场开拓合作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高纪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随着“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响应,为光伏产业带来机遇,而光伏产业将受益此项国家战略,将为亚洲乃至全世界带去更多的绿色太阳能电力。
“中国占据着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地位,产品出货量、品牌认知度、科技研发等方面都占据着显著的优势。随着光伏行业的努力,光伏电站的装机成本已从5年前的每千瓦约2万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千瓦8000元至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光伏电站已不再是发达国家的奢侈品,发展中国家也能够跨越光伏电站的投资门槛。”高纪凡认为,近年来,东南亚、印度、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或国家的光伏电站装机正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市场前景。‘一带一路’战略必然促进中国光伏产业更好在相关地区和国家开拓市场份额。
如何融入当地市场
不过,现实问题是,欧美等地区的“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带来的压力一直存在。
协鑫集成董事长舒桦在上述论坛上表示,面对欧美等国的光伏“双反”,中国光伏企业应抱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或以联盟形式提高新能源产业整体应诉水平,提高新能源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这不是一家中国企业仅靠自身力量所能克服的,需新能源行业进行整合与协作。”
舒桦建议,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应联合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领先企业,在亚洲光伏有市场潜力和制造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共同建设光伏产业园。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表示:“新能源体系的建设,是‘一带一路’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光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的产业合作,不是输出所谓过剩产能,而是凭借国际竞争优势,投资建设技术领先的生产基地,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输出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努尔·白克力也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中国将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在太阳能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这包括分享太阳能产业发展经验,拓展多元化应用市场,特别是加快解决本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同时促进光伏制造产业合作,在更多地区建立光伏制造产业体系。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光伏行业专家赵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量在快速增长,这也给中国光伏企业产能去化带来机会。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促进了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的步伐,对规避欧盟光伏‘双反’有一定效果。”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