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令智慧农业充满生气
本文摘要:事实上,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已经在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开始实践,并初步取得了成效。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从古至今,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然而经过很长历史时期的发展衍变,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化石能源危机等接踵而至,农作物产量难以持续提升、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制约着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记者调查发现,在当前国内农业发展中,作为气候智慧型农业的代表------光伏农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其在改善环境、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等多方面的优势,在推动绿色高效农业发展中不断攻坚拔寨。
 
 
  资料显示,“气候智慧型农业”这一概念最早于2010年10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中提出,其定义是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可以更高目标地实现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
 
  事实上,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已经在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开始实践,并初步取得了成效。而今年年初,由农业部与世界银行共同实施、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在北京启动,这也标志着中国已正式加入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
 
  中国行动
 
  2014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中之重。面对我国稀缺土地资源稀缺,全力保护可耕种土地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随着互联网技术、光伏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光伏+农业的全新跨界模式,正在我国多地开展推进。
 
  2015年一号文件首次聚焦于农业生态治理,把农业污染治理和相关资源环境问题作为今后农业工作的一个突出重点。据一项研究的测算,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中来自农业的部分大约占20%,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指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016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时强调,要从四方面发展多类型的产业融合方式,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二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三是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的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生产中,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其更具“智慧”。狭义的智慧农业包含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等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方面,广义范畴上,智慧农业还包含农村电商、食品防伪、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休闲旅游方面。
 
  作为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典型代表之一,光伏农业模式正不断推进全国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光伏+农业”发展模式,将光伏科技与设施高效农业完美融合,并创新应用农业物联网、远红外加热、光伏组件调光、雾化微喷灌溉等先进农业设施技术应用于光伏农业高科技大棚当中,从而在提供大量绿色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也通过大量农业科技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是农业大国,9亿农村人口、7亿人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农产品也极为丰富。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仅依靠农民经验与农民劳动力,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不利于环境保护。与此同时,封闭的农村经济形式也影响了农民收入。
 
  在此背景下,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能灌溉、智能施肥与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方式,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电商的出现,更是实现了农村与城市的快速连接,农村经济得以活跃起来,农民收入也获得提高。基于智慧农业的优势,这一模式正被国家大力推动。
 
  光伏企业的行动
 
  因此,为了进一步挖掘农作物生产潜力,同时遵循自然法则并确保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国内最大的光伏农业设施领军企业——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并在推动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方面不断攻坚拔寨。
 
  以前段时间刚刚并网的山东省单体最大光农业项目为例,该项目总装机容量60MW,年均可上网电量近7000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万余吨,每年减少CO2排放量近6万吨。农业科技大棚南面棚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建设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选择经济附加值比较高的植物种植品种,包括高附加值果蔬、特色茶叶、优质菌菇、花卉苗木、中草药等,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双重收益,通过光伏科技与设施农业的结合,能极大满足农作物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需求,期间极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据了解,截至目前,昌盛日电已在全国18个省市、37个地市布局光伏农业项目,并通过其首创的“造血式光伏扶贫模式”给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户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全新途径。该公司表示,未来昌盛日电将让中国农业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助力全国各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正信光伏去年宣布,其承担的智能农业EPC项目——辽宁盘锦高升经济区19.98MW智慧生态农业能源大棚示范园区即将开工。盘锦高升经济区19.98MW智慧生态农业能源大棚示范园区项目利用太阳能技术建设农业科技大棚,光伏发电产生的电力可直接支持温室大棚农业设备的日常运行;驱动水资源灌溉;解决冬季温室大棚供暖,提高大棚温度,促进作物快速生长;还能支持监控设备,时刻监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及棚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光照度等环境变化情况。该工程实施后将推动绿色蔬菜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绿色循环农业,对确保完成城市节能减排指标和解决市民冬季吃上平价蔬菜意义重大。
 
  正信光伏系统集成中心执行总裁张金春表示,”智能光伏农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很荣幸可以成为该项目的EPC承接方。这对我们的优质产品、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都是一个非常充分的肯定。”
 
  “狼性”华为也瞅准时机借势进入智能农业领域。据了解,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被应用在在乌兰察布市香岛200MW光伏农业大棚项目中,将大棚顶部空间变废为宝,产生大量绿色电力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环境效益和经济效应。农业大棚上安装光伏支架,大棚内种植,此种应用形式可充分利用土地,减少水分流失,更大促进棚下作物生长,相对传统大棚实现了单片土地多倍产出的效益。在草原、荒漠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优势更加突显。其采用IP65高防护等级,无外部风扇,可自然散热的设计,能轻松应对风沙、雨雪、酸碱性恶劣环境,可靠运行。
扫码关注“光伏产业观察网”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观察》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受光伏行业认可,是业内知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