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光伏电站质量“痛点”?——确保电站性能与关键设备可靠性!
  
  艾莱光伏网讯:2014年后,很多光伏电站业主和开发商发现,电站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存在某些设备故障率过高的问题,这使得开发商、业主有点不知所措。
 
  作为多年电力工程建设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资深人士唐金平先生,近年来潜心光电站建设质量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结合本企业有关问题、积极与认证机构和光伏行业科研检测单位积极合作、与光伏设备制造行业专业人士充分交流,深有感触,"设备商在关键设备技术和质量的把控上并不能达到要求,甚至存在诚信问题,而开发商和业主对于电站整体质量控制的专业程度不足,最终导致国内光伏电站质量问题频发,发电量达不到预期。"在近日举办的"组件新技术提高光伏系统发电量及保障电站安全研讨会"上,引发与会者的共鸣。
 
  据了解,国内有些设备商在质量的把控上并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最常见的是组件电性能衰减,组件衰减超过了标准和技术协议要求的衰减值。经过性能检测和数据修正,在西北地区造成组件功率衰减的问题中,组件隐裂、热斑最为常见,很多组件采用减反射膜,确实存在容易脱落和老化问题,也是组件衰减问题因素之一。反射膜有好处也有弊端,提高它的质量是主要问题。而其他零部件,比如逆变器、汇流箱、背板、玻璃都有相当一部分达不到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
 
  在后期运维中,各电站业主努力做好运维工作,工作模式也日渐成熟,"各个电站能够安全运维,不发生事故,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各类记录及运行日志均比较规范。但很多光伏电站并没有专业的运维队伍,专业化水平不够",唐金平建议针对当前的电站运维现状,光伏电站运维工作要加强光电气系统及设备的隐患排查,重视电站的常规巡检工作。
 
  如何解决光伏电站目前面临的问题,唐金平及其团队作了系统的思考和策划,也进行了全面的实践,他认为应该严格关键设备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才能实现光伏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
 
  从电站开发商角度来讲,唐金平认为,基于国家、行业,甚至国际标准,以及国内光伏关键设备发展状况,开发商非常有必要制定本企业的光伏组件、逆变器技术等重要设备技术标准作为选型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应该覆盖关键设备的关键性能,如电池的转换效率、组件功率、逆变器逆变效率等等,同时也要具体到重要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如组件EVA关联度、背板耐紫外老化性能,逆变器防雷性能等等。针对存在的组件功率衰减问题,标书编制时除了在招标条件中明确衰减率、组件功率的公差外,还需要明确要求组件功率偏差为正偏差,以防止组件厂出场检验设备误差和组件长利用此误差规避功率衰减责任。针对硅基减反膜组件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效率衰减问题,招标条件中谨慎考虑。
 
  另外,在项目实施阶段也就是设备制造、到货验收和设备安装阶段应进行全面严谨的过程控制。唐金平特别提出,为了避免产品通过出厂检测和第三方抽样检测之后,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和发生责任推诿现象,电站开发商有必要拓展设备监造范围和环节,继续委托具备检测能力和资质的第三方监造单位,制定参加各方认可的到货检验方案和标准,实施现场到货检验,把关组件到货质量,厘清总包方(施工方)和供货方的质量责任界限。
 
  唐金平还指出,要加强光伏电站自身运维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电站开发商应配备或委托专业队伍进行电站运维管理。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首年后关键设备的性能检测,确定电站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采取的措施及控制就是继续增加监造范围、延伸第三方检测工作。在机组并网发电试运阶段通过第三方对于光伏组件运行后的质量测试,超出隐裂标准由总包方(施工方)承担责任解决;热斑等明显属于制造材料、工艺等问题由制造商承担责任解决。通过试运阶段第三方进行测试,从而实现设备制造商、施工分包商的合同中明确的质量测试与责任界定条款的执行。同时在并网前预留的不参与发电的样品组件和参与发电的组串样板,一年后采取部分样品送交设备制造商、总包方(施工方)、业主共同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测试首年组件电性能衰减率及其它相关性能指标;部分样品或样板组串在现场进行并网初期及运行年后现场比较测试。这是认识电站性能及设备质量的可执行的有效手段。
 
Copyright © 2011-2014 艾莱光伏·市场周刊
艾莱光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