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2015上半年形势报告及下半年展望
7月22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1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与下半年展望”研讨会,工信部、能源局领导及相关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咨询分析机构和地方行业组织人士悉数到场,与光伏企业代表一起分析上半年全球及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情况,并预判下半年产业发展走势。
工信部
以下内容根据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彭红兵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修订。
1.宏观工业经济研判:2015年1-5月工业增加值低于GDP的增长,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更大。光伏行业逆势保持增长,2015年1-5月增长约30%。
2.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光伏行业耗能及制造成本整体水平下降、转换效率有所提升,但符仍有大部分光伏企业没有达到国务院推进产业发展相关意见的要求水平。
3.面临的风险:国际贸易变化;经济下行风险;我国光伏企业技术储备不足,若出现颠覆性技术将打破整个产业格局;
4.出路: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战略,依靠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发展战略。
5.政策导向:让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做先导,起示范作用。
能源局
以下内容根据能源局新能源司邢翼腾处长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修订。
1.上半年发展形势:光伏行业继续延续以前的快速势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1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约750万千瓦,增长约150%,其中分布式大概新增100万千瓦。上半年发电量达到190亿,基本上与去年持平。
2.未来趋势:太阳能产业是未来能源一个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保持约2000万~3000万千瓦/年的发展规模。
3.限电情况:仅局部地区出现限电情况,其中上半年全国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新疆、甘肃地区限电比重较大。
4.发展指导思想:单靠补贴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在积极推动财政部扩大补贴额度的同时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成本降低。
5.政策导向:规范上下游发展秩序,重点关注倒卖路条问题;联合工信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①在上下游联动环节设置准入门槛,把市场中的低端、低质产品淘汰掉。②促进先进产品应用如领跑者计划的推广,“领跑者计划”每年要推出2到3个基地,差不多每年200万到300万千瓦。
发改委能研所
以下内容根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局研究员王斯成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修订。
1.递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修正后的中国能源消费推演。
2.2015备案及开工情况:2015年备案总量可能至少是到20GW(不含自发自用项目和光伏领跑者项目),除河南、四川、海南三个省没有公布备案情况外,其他所有省都已备案完成。上半年项目开工率余约40%,其余未开工项目主要受资金因素影响。
3.分布式光伏用地风险:开发商应注意开发分散式光伏项目时要落实土地性质,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强调:“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国家林业局也发文严格要求审批手续。
4.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成本下降
5.技术创新趋势
6.智能化运维
补贴
以下内容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高虎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修订。
1.可再生能源补贴发展现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作为唯一支撑整个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来源,财政部已把所有其他专项资金停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在国家增加的电价里面占30%左右。
2.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需求很大,风电光伏补贴需求最大,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决于我们可再生能源经济成本到底能够降到多大水平。
3.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建议
①加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管理
②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
③建立长效机制
技术
以下内容根据中科院电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静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修订。
1.光伏系统已经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2.组件封装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使得封装损失进一步减小
3.从电池到组件正在共同克服PID现象
4.常规电池的效率提升空间已经很小,只能走低价竞争的路线了
5.PERC电池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在国外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落后
6.HIT电池被认为是最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电池,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设备制造企业介入前期技术开发,估计未来2~3年将会进入规模量产阶段。希望中国企业别在HIT电池上落后了。
以下内容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长王勃华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修订。
2015年上半年整体情况:
1.多晶硅产量约为7.4万吨,同比增长15.6%;硅片和电池片产量分别为43亿片和18.2GW;组件产量约为19.6GW,同比增长26.4%。
2.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7-8GW,同比增长近30%,其中地面电站约为6.5GW。
3.光伏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多数企业扭亏为盈。
一、按行业类型来看
1.多晶硅
上半年16家企业产能17.2万吨;
产量快速提升,但仍需大量进口;
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进口总量仍在增大,但占比下降;
产品价格下滑,多数企业仍在盈亏平衡点;
其它信息:太阳能级进口替代能力愈发增强;搭IC发展春风,电子级硅料突破正在加速。
2.硅片
上半年产量约为43亿片;
硅片产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单晶拉棒逐步往西北地区转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单位能耗:单晶降至40kwh/kg以下,多晶降至近8kwh/kg;
出口额:约为12亿美元
出口地:主要集中于中国台湾、韩国和马来西亚;
多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协鑫、赛维LDK、宇骏等几家企业,
单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隆基、中环、卡姆丹克;
3.电池片
上半年产量约为18.2GW;
多晶仍为主流,单晶占比在提升;
高效电池技改或扩产在加速;
电池生产线全球布局趋势明显;
上半年出口额近4亿元;
主要出口区域为韩国、印度、日本等。
4.组件
上半年产量约为18.5GW,晶硅电池仍为主流;
产能利用率分化趋势明显;
盈利水平:大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观,中小企业仍在盈亏线附近;
出口额:上半年达到61亿美元;
出口地:日本、美国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区域,但新兴国家如洪都拉斯、智力等光伏市场快速扩大。
二、按企业经营情况来看
1.光伏装机&投资情况&应用情况
上半年我国新增装机约7-8GW,累计装机达到35GW;
光伏投资热情从早些年的制造环节向光伏应用环节转移,除金融机构外,很多传统企业也切入光伏投资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光伏概念股中,被用于光伏电站的募集金额就达到260亿元,电站规模达到3GW。
光伏应用呈多样化融合发展趋势,如光伏与扶贫、农业、环境、气候结合等。
2.制造业盈利能力
由于企业财务成本偏高,尽管企业产能利用率同去年相比回升到合理水平,毛利率升高,但净利率仍然在3%以下。
2015年上半年,29家组件企业合计销售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9%与9.7%。
2015年上半年,29家组件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5个百分比。
虽然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然较弱。
3.海外投资
欧美“双反”加快了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步伐;
上半年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800MW与1.5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3.2GW与3GW;
与此同时,我国主要光伏企业也在积极扩充国内组件产能。据EnergyTrend统计,2015年多家中国企业已宣布扩产计划,将新增2GW组件产能,其中海外组件产能将新增1GW。
4.产能利用分化
下游开发商在采购中对小型组件公司能否长期存活并兑现其对组件的质保普遍持怀疑态度,转而青睐有品牌的大企业。
为了应对2014年的订单要求,大企业大多通过技改提高现有设备有效产能,或以找第三方代工的方式来增加出货量。
随着大公司自有产能的扩充,这种第三方代工方式将很难再继续大规模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将由于缺乏订单与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市场竞争力不容乐观。
2015年上半年,已上报的40家组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7%;2014年上半年,组件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7.7%。
5.新兴国家市场逐步兴起
我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下降,原因是欧洲市场增长放缓,并且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有“限价限量”措施。
今年1-5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至欧洲地区约为11.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1%;
新兴市场开始逐步兴起。2014-2015年,除日美等较大出口市场外,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智利、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场需求加大。
三、产业发展的问题
1.贸易壁垒
欧美针对我国的“双反”调查愈演愈烈。近一个月主要出口国家接连的“双反”调查,对国内光伏企业带来重挫,直接导致中国光伏出口额下滑,光伏贸易往来也受到影响。
应对措施:
①为规避欧美贸易壁垒,企业纷纷海外建厂。到今年底,中国生产商将在境外设立产能至少5.3GW的组件厂以及4.7GW的电池厂。如晶科在马来西亚,天合在泰国、印度投资建厂;
②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进行更为高效、科学的国际化扩展。
2.补贴拖欠
光伏补贴拖欠额度已高达上百亿元。15家光伏电站营运商统计的数据显示,总的光伏补贴拖欠额度已超过100亿元;
原因:
①缺口较大:现阶段很难实现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尽收,2014年应收补贴约为700亿元,实际上缴400亿左右,西藏等省份收缴难度较大。征收上来的400亿元补贴320亿元用于补贴风电,留给光伏的补贴额度供不应求。
②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程序较为复杂:获取补贴需从地方财政、价格、能源部门开始进行初审,最后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进行审批,审批完后进入目录,中央财政再拨付至地方财政,企业拿到补贴时间有可能超过1年半的时间。
3.土地税问题
现状:
①政府乱征光伏土地税,造成电站开发企业税收过重,电站收益难以保证。土地税问题正在成为制约我国光伏发展的新矛盾;
②光伏电站用地土地税各地征收标准差异大,造成严重不公平各地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标准是0.6~12元/㎡。不同地区对光伏电站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标准相差近20倍。
建议:
光伏电站土地税不能乱征,最好免征。应尽快参照国家对常规火力发电的等相关政策,对光伏电站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充分体现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鼓励。
2015下半年长期规划:
1.计划202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左右,2030年提高到20%:
2.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水电450GW,风电200GW,光伏100GW,太阳能热发电1-3GW,生物质30GW。
3.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水电500GW,风电400GW,光伏500-600GW,生物质50GW,核电200GW。
1.国内外光伏市场需求旺盛
国外:根据全球主要资讯机构数据,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在20%以上。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体量较大市场,以及英国、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
国内:国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设规模为17.8GW,加上领跑者计划指标,今年总装机容量预计在20GW以上。根据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并网光伏容量在7-8GW之间,因此下半年装机量在12-13GW,超过去年光伏全年并网量。
2.供需趋紧,制造企业利润率提升
预计国内下游应用市场扩大,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光伏产量增速减缓,组件产量预计将超过35GW;
下半年由于我国光伏市场需求量大增,但企业扩产相对理性,供需关系将趋紧,预计光伏组件价格在四季度将有小幅上升,制造企业利润率提高;
骨干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品牌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部分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及新技术突破,生产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3.技术升级受内外部环境共同推动
内部环境:①“光伏领跑者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优势的意识,将会推动全行业的技术升级。今年下半年将有多个光伏“领跑者”计划示范基地陆续获批;②《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对现有技术设置了门槛,淘汰落后技术,鼓励技术升级。
外部环境:受欧盟、美国“双反”的影响,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开拓欧盟、美国等海外市场,PER、IBC、HIT电池等高效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4.企业加快“走出去”,规避贸易风险
受“双反”影响,我国光伏企业下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光伏企业“走出去”将成为新常态。下半年将加快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规避贸易风险,实施产业全球布局计划;
为开拓国外光伏市场,我国部分企业已在海外兴建一批光伏电站项目,下半年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国内企业的重点目标。
5.电站质量有望改善
国家加大对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检测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本进入光伏领域,会有更多利益方共同关注和监督电站质量问题;
越来越多的光伏制造企业筹建质检中心,高度重视质量。
|
Copyright © 2011-2014 艾莱光伏·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