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在产能输出中实现国际化
艾莱光伏网讯:今年10月15日,印度新德里,总理府邸,应邀考察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向印度总理莫迪表示,正泰计划五年内投资16亿美元于印度能源领域,建成若干座太阳能发电厂。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具潜力和吸引力的能源市场之一,位于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印度,早已被正泰纳入全球布局的版图。2011年,正泰中标印度NVVN光伏项目,并以51%份额成为最大控股股东,由过去向印度出口电气产品转为在印度建电站收电费。 这个变化,浓缩着正泰集团旗下的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正泰太阳能”)挺进“一带一路”的基本轨迹——从卖产品转型升级为卖服务,绕开行业阵痛期;把电站和工厂开到境外,冲破了贸易壁垒,输出了产能,也赢得新的更大发展空间。 前不久,“正泰电器”股票复牌,新能源板块并入上市公司,标志着这家温州民企离“打造能源互联网,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开发运营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内外交困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有人这么形容最近十多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彼时,受投资新能源美好前景吸引,各地纷纷上马光伏项目。2008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主要原材料硅价的暴跌,光伏产品价格一落千丈,而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导致的产能过剩亦开始显现。 更致命的是,2011年开始,欧盟各国逐渐取消了太阳能发电补贴政策。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而美国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关税。这使得90%产品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业从黄金期迅速切换到“寒冬”模式。内外交困之下,一些企业为了回笼资金,开始惨烈的价格竞争。其结果是,有的破产倒闭,有的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 起步于2006年的正泰太阳能,经历了这个大起大落的过程。 当初,正泰以二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为“看家武器”进入光伏产业。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它具有成本低的优势。2009年,第一片薄膜电池下线;2011年,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太阳能俨然成为正泰产业集群里一颗耀眼的新星。 但是,此后的市场萎缩和行业震荡,令正泰的薄膜电池优势不再。 以欧洲为例,他们规定,中国出口的光伏组件,价格不得低于每瓦0.56欧元。“这个价格,跟当时欧盟生产组件的价格持平,却远远高于国内企业销往欧洲的价格。”正泰太阳能总裁助理黄海燕说,这样一来,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就没有了。 “和其他企业一样,正泰太阳能一路惊涛骇浪,付了不少学费。”南存辉坦陈。 另辟蹊径 近日,在墨西哥城西南100多公里处,一座体量巨大的光伏电站宣告竣工。这个由正泰太阳能与当地电力企业合建的项目,是目前墨西哥最大的地面电站。 而在此之前,正泰已在美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韩国、泰国、南非、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开发建设光伏电站。 “这让我们避免了红海中的低价拼杀。”正泰太阳能常务副总裁陆川告诉记者,有了组件和电池产能,假设不去做电站,很可能制造出来的产品没人要,所以2008年正泰就开始涉足下游电站的建设,他们承担的宁夏石嘴山10兆瓦项目是我国首批并网的光伏电站。 于是,就在光伏业一片惨淡中,正泰太阳能凭借先发优势,果断加快战略调整步伐,以开发运营电站带动光伏产品销售,进而盘活整个产业链。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古丝路,一座座由正泰打造的“太阳城”拔地而起。 然而,大部分光伏电站一年可开工时间集中在2-3个季度,如何避免市场需求的季节性波动呢?“走出去”成为必由之路。 几年来,正泰太阳能在全球布局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利用不同洲区和南北半球的天气差异,实现一年四季均衡排产。目前,他们的电站总装机容量已逾1200兆瓦。今年1至10月,其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増长79.4%。 另辟蹊径,不仅让正泰太阳能找到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在短短几年内从行业“新人”跃升到“第一梯队”,还带动了正泰其他产品的输出。陆川说,电站中90%以上产品来自集团相关产业公司,投资海外电站成为正泰集团从产品销售转型升级为发电服务与电费收入的重要战略落脚点。 布局全球 一台有着十多只黑色小触角的机器手,从高处衔起一块长方形透明玻璃薄板,旋转180度后稳稳放下……这是正泰太阳能德国工厂里的一幕。 这家位于法兰克福奥登市的工厂,是正泰去年3月从德国知名光伏企业Conergy手中收购的,主要服务于欧洲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光伏组件产品,并承担部分研发测试任务。经过重组,目前,工厂5条产线均满负荷生产。由于订单井喷,他们还在欧洲发展了两家代工厂,完全逆转了中国企业替国外品牌代工的历史。 “欧盟和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已分别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光伏制造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类似的贸易保护摩擦还将长期存在。”陆川表示,收购德国工厂,可以规避贸易壁垒,有利于拓展高端新客户,也是实现企业全球化制造布局的重要步骤。 凭借推行“本地化”和供应链改造、组织架构调整等一系列工作,德国工厂保持平稳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并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充分认可。去年,奥登市议会将工厂附近一条道路命名为“正泰大道”,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条以中国企业命名的道路。 如果说此前的探索源自温州人特有的“敢为天下先”,那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正式实施,则让南存辉心里多了一份笃定,“这是一个重大举措,不仅可以化解国内产能过剩,也将促进我们的企业走向大市场。” 陆川告诉记者,“一带一路”上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是转移国内劳动密集型和产能过剩产业的理想目的地,目前他们已在马来西亚和越南,通过合作实现两个光伏组件制造的布局,并正在调研泰国、印度等国设立区域工厂的可行性。 实现国际化 观察正泰太阳能在新丝路上的探索路径,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出这样一条经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分国界的,与其在国内产能过剩的红海中拼杀,不如主动求变,阔步“走出去”,闯出一片蓝海。 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正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平台。正泰太阳能及时预判到产能过剩的潜在危机,率先向下游拓展,并在全球“洗牌”时,凭借国内开发电站的经验积累,先人一步“出海”投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抢滩新市场,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这种顺势而为的“先行”,是企业“走出去”布局“一带一路”中必不可少的战略眼光。 一个企业真正的国际化,就是要不断推进产能国际合作,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掘金“一带一路”的窗口期已经打开,包括温企在内的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