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的沧海 光伏的桑田
即便是一向老谋深算、居安思危的苗连生,恐怕也没想到,英利会在低谷徘徊这么久,久到需要他拿出全部身家相搏。
遥想5年前那一公斤硅料卖400美元的日子,坐拥产能与完整产业链的英利,大宴天下来客,纵横东西半球,何其风光!老苗麾下万名纪律严明、高效坚定的年轻员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何其壮哉!只是浮华毕竟难长久。清醒过来的老外,很快用一次次的“双反”,掐断了中国光伏最丰厚的利润来源;“两头在外”的畸形产业结构,加之过于超前的产业属性,则让国内市场长年无人问津,形如原始森林,根本无力容纳外出受阻的庞大产能。寥寥数年,光伏便如昙花一现,一地鸡毛,直到现在才开始复苏。
在穿越这段黑暗的过程中,许多曾经的领跑者掉了队,甚至消失在视野:一度是中国光伏代名词的尚德垮了,施正荣离不再是无锡的骄傲;扩张不休的赛维倒了,今天的彭小峰嘴里说的已经是互联网+。另几家挨过了风雨的传统“豪门”,如今也多半夹紧了尾巴,低调求存,更别提各地那些风起云涌的投机者……新的玩家也来了:“中”字头的国企,其他行业的大佬,接收的接受,抄底的抄底。夹杂在新旧交替的潮流中,静默在黯黯淡淡的股价里,曾经威加海内的英利和苗连生,已经成了一个过时的另类。对于它的明天,很多人甚至已经提不起兴趣。
作为亲身见证这家民企兴衰的记者,我明白每个人都有失败和退出的理由,但内心却在反复念叨:英利不能倒。十几年始终以光伏为主业不动摇,它是中国光伏行业最纯正的代表;耗巨资赞助世界杯,参与“金太阳”等民用项目,它不仅让中国光伏扬名海外,也在B2B最好的日子里开了B2C之先河;不论是在海外与外企竞逐,还是应对欧美双反,从未丢失国格、人格;独特的“红色管理”虽具争议,却也着实丰富了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可以说,这个行业可以没有尚德,没有赛维,没有甲乙丙丁,但如果没了英利,将少了太多的风格与故事。
英利的沧海,也是中国光伏的桑田。时过境迁,英雄或许迟暮。08年金融危机时,苗连生告诉员工,这是一次过草地、爬雪山的长征。今天再次站在风尖浪口,我祝他好运。
|
Copyright © 2011-2014 艾莱光伏·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