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测评:是否能成为光伏产业救世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第一次来到乌鲁木齐,同时也非常荣幸的与在座的各位进行一次分享。我来自中国质量新能源部,我主要的工作是推进光伏的质量评价与相关的工作支持。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第三方质量评价助力光伏产业提速增效与健康发展》,围绕目前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我们作为第三方的平台,围绕这样一个关于理念的创新,关于评价制度的创新,关于这样一个评价方法模式方面的创新。
 
  那演讲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围绕目前光伏产业部件的质量特点,第二是介绍一下国家光伏质量的方法与体系,第三是介绍一下当前我们在质量评价体系领域方面创新的一些举措以及模式。我们知道,光伏系统随着现在集成度和智能化越来越高,它的质量特性,实际上从目前的一些消费角度,已经呈现出非常独有的特点。它的系统的质量和设备,已构成这个系统关键部件的性能密切相关。同时,又符合系统的设计,包括现场的安装施工以及调适与后期的运营维护密切相关。
 
  关键设备的质量,首先它应用在国家气候区、工作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国家的地域特性,使得我们目前关键设备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差异化的特点,刚才也都提到过了。其次就是目前关键原材料的性能,比如说作为光伏组件背板材料,它在西北地区要耐风沙,相应的一个环境的长期考验,所以我们要建立重要的关键原材料的认证体系。
 
  在光伏建设的总体过程中,包括生产过程,关键设备的制造商生产设备的过程,以及到项目现场之后项目验收,以及后期安装施工的质量认证、验收以及后期的运行等。这些相关的评价检查,都会对我们体系评价系统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些实际上涉及到非常多的质量信息,任何一级质量信息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我们对系统整体的一个评价。我们现在近一两年的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在安装的过程中,像包括隐裂,它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目前我们行业内的一些机构,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隐裂。其实我们在去年整个一年的评价当中,实际上在运输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这么严重,就是基本上99%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就是说没有数据的支撑,大家都在揣测一个观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事。刚才提到如果这些信息不够完善,不够完整,会影响我们对这样系统的一个判断。所以我们作为从业者,就要建立全过程可以追溯的体系,从系统性去看待这样一个体系。
 
  那第二个部分,就是介绍一下目前国家这样一个光伏质量保证的体系,实际上这两年国家的一些相关的部委,接触了非常多的文件,也是全面推动了我们国内光伏关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质量监管体系和建设。目前我们能够想到质量体系呢,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就是由第三方的抢修人员机构主导实施的检测认证体系。第二个方面,就是由目前国家主导实施的关于工程项目质量大检查工作,其次就是目前对关键设备进行国家抽查。目前以CQC为例,除了完成本身这样一个本体的检测服务以外,我们还参与国家能源局的质量大检查中的关键设备。
 
  标准化和检测认证这两个工作,实际上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两个基础的工作,它核心的宗旨就是传递信任、稳步发展。简而言之呢,标准化和检测认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检测认证是标准化实施的重要手段,就是说检测认证实际上是采信的人。那标准化和检测认证的过程,包括我们消费者、市民的使用。
 
  从2009年开始,包括从国标委设立了一个标准化四合一,在建立健全国内的光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C2C为例,目前编制了多项光伏技术以及相关的规范,涉及到上级材料,一些设备、配件,到后端的一些系统验收和评价。同时我们也积极的和目前的一些光伏集团,积极参与它们企业的编制。同时有些标准和技术规范,我们通过检测认证和理论实施,也获得了目前业界的一些好评。相关的一些标准,也是逐渐转化为国标或者行标,或者更高层次的标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我们行业的一个应用。
 
  2015年中国光伏的投资热情非常高涨。我们也是基于目前去维护电站质量,和相关的业内专家编制了关于电站性能的检测与质量的规范。它的目的就是说,对光伏电站的质量监控,对电站的一些维护,包括一些交易,融资一些,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
 
  目前光伏检测认证这样的一个趋势,实际上体现在全产业链、全地域,提供核心化的作用。何谓全产业链?就是说从选材料、零部件到覆盖零售、覆盖系统这样一个体系。全地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针对国内气候,制定差异化的标准。国际化就是说,它的核心作用就是说通过评估,一个证书,最终实现国际化的这样一个分享,这也是和目前国家的战略非常契合。目前我们认证的这样一个产品和规范,覆盖包括材料及部件和设备。目前认证的项目,包括产品安全问题、效率等相关指标。
[page]
 
  关于质量评价领域,质量评价领域实际上任何创新它都应该来自于技术。而我们CQC也是经过大量的行业调查与分析,与国内外相关检测质量管理,提出的光伏发电战略的计划。那这个计划是我们目前国内的基础,实际上是行业内关注的一个热点。而任何一个计划的提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的这个计划提出可以追溯到2013年。7月份的CQC平台组件了一个联合调研组织部,进行了实际的调研。
 
  那经过大量的调研之后呢,国家作为检测认证的主导部门,有对制度建设方面的一个课题。在这个课题中,CQC承担光伏这个板块的一个研究工作,对目前光伏产品的指标和技术指标进行应用,为期大概3个月,基本上达到像国内主流企业这样一个要求。
 
  2015年1月8日,包括发改委和质监总局,制定了实施方案。在2015年1月28日,国家联合组建了中国国内的光伏检测认证技术。这个技术委员会,涵盖了包括检测认证机构,包括政府两个部委的相关的领导、金融投资和光伏产品制造商。它对于未来建立健全国内检测制度,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包括工信部,国家发布了194号文,推出了计划。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来了关于致力于先进产品的评价体系。
 
  这个计划的特点呢,就是要发挥技术性的专业优势,通过高标准的要求来促使先进指标的产品,最终国内先进产品的升级。我们在评价对象上涵盖了光伏组件、光伏的建立设备。
 
  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呢,主要关注的是真的效率。具体它的运营机制是配合国家的政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长期运行的,同时又符合目前国内的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差别化的质量评价的体系。在管理方式上,在充分的研究了国内外的最先进的模式的基础上,我们也提出了我们国内的内部管理方式,加强社会公共诚信。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目前我们针对于光伏组件设立的效率标准。光伏产品架构,就是行业咨询委员会的一个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提供包括我们行业内的一些资讯,包括国家发改委和研究所,包括中科院研究所,包括学会,光伏专委会,包括协会以及两个发电集团。我们针对于这几个产品类别,先编制出了第一批这样一个计划的这样一个评价的结果。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特点,光伏组件认证的技术特点,主要评价的是它具体的效果,在测试条件下包括STC,包括MCT,包括低辐照、包括高温度、低温度,五个比较典型的这样一个测试条件下对效率进行测试。
 
  我们对于每个高度的型号需要三个组件,前面有一些基础的项,同时它后面分为两个序列,A序列对一个组件进行测试,后面这个B序列对两个组件进行测试。具体的评价原则是我们针对于组件的效率进行了这样一个三个等级的划分。第一级呢,相对来讲就是最好的最优的,第二级是目前国家提出的这样指标要求。第三级是网络公信度的要求。
 
  为了这次会议,我们总结了当前我们第一批的检测认证的动态。目前已经完成的测试的产品,已经有八个产品的型号。能够达到一级的只有两个,达到单晶一级的只有两个型号。达到单晶二级和多晶二级的是五个型号。刚才是说对于五个测试条件下的这样一个评价,因为现在这个数据积累并不是特别全,我们现在评定的原则是基于它的STC下。当然我们最终是第一批的所有那些数据出来之后,会做一个加强效果。因为只有这样加强的一个效果,才更具有这样一个现实意义。
 
  谈到光伏背板的领跑者,它的前身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在前两天推出的一个TP的背板材料认证。当时我们对背板材料的四个应用的环境的项目进行了评级,包括UV、湿热、热循环、湿度。当时我们最终的一个评级发现,只有UV和湿热才会有产品这样的性能,能够体现差异化。
 
  热循环和湿热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得很明确,当时只有一半性能,因为它是特殊的设计,所以它的性能体现得相对来说不太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现也是和相关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上一致的。研究结果发现就是背板材料老化,实际上是UV和湿热组合的一个影响是相关的。
 
  光伏逆变器有什么要求呢?它主要涵盖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逆变器的加权效率。比如说,它在特定环境下的低温、高温、湿热、振动、中心五项进行测试,模拟的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产品特性。
 
  具体的,我们在做环境测试的时候,因为我们是给出了ABCDEF六个这样的协会标准。当前的第一批结果,我们已经完成了14个型号逆变器的测试,有3个型号会达到98.4%这样一个成绩。那两个型号是能够产生这样一个效率,就是完成这样一个包括A轮、B轮的测试。目前计划的下一步具体方向,我们正在探讨关于双玻组件,双玻组件确实是比较热的,还有这样一个聚光光伏系统的性能说明评价,以及实际发电量的评估。其实安装商在国外的话做得比较普遍,也有相关比较完善评价制度。
 
  最新动态的话,像目前我们在组件户外实证方面的一个成果,我们编制完它的光伏组件户外实证的实验要求。这个实验要求主要针对于在长期的实际应用环境下,来评估组件的功率衰减,以及它的一个功率的稳定性。
 
  目前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我们也是围绕投资去做组件的工作,最终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依据,最终落实相关的一些保险。目前在和制造商合作推出这样一个金融服务。最终我们希望通过加紧做测试,为制造商提供相关的一些资讯。
Copyright © 2011-2014 艾莱光伏·市场周刊
艾莱光伏网